三天內重建被拆毀的聖殿的比喻
今天是四旬期第三主日,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出谷紀、聖保祿
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及聖若望福音。
福音與讀經並沒有顯著的連貫關系;這是因為在四旬期的五個主日彌撒中的
第一篇讀經另有選擇的標準︰為配合慕道者學習領洗的教理。因此,內容不
能常與同一主日的彌撒福音相合。
就第一篇讀經的內容來說,四旬期的第三主日是梅瑟主日,講述梅瑟頒布十
誡的故事。談到十誡,《新編 天主教教理》說得真好,十誡,屬於啟示的
範圍,其內容包含道德,是自然道德律的一種特別表達。
與其他只憑人的理性而發現的自然倫理法則相比較,十誡的卓越之處,一則
是因為來自 天主的啟示,所以,保証沒有錯誤;再則,由於表達
天主的命令,因而,遵守十誡,可使人的倫理行為同時成為一種事奉
天主的敬禮。
第一篇讀經這樣說︰
那時候,天主發言,說了以下的話︰「我是你的 天主,是我曾經把你們從
被奴役之地埃及領出來。不可妄呼你的 天主 上主的名;因為,凡妄呼他
名字的人, 上主一定要懲罰他。
要記住,守安息日為聖日。
要孝敬父母,使你在你的 天主 上主所賜給你的土地上延年益壽。
不可殺人;不可姦淫;不可偷盜;不可做假見証,陷害別人;不可貪圖別人
的房屋;不可貪戀別人的妻子、僕婢、牛驢以及他所有的一切」。
(出二十1~3、7~8、12~17)
聖若望福音說:「法律,是藉梅瑟傳授的,恩寵和真理卻是由耶穌基督而來
的」。梅瑟傳授的法律是十誡;基督帶來的恩寵和真理是福音。
我們人雖不都遵守十誡,一般而言,並不反對十誡,也不視十誡為不近人情
;但是,對於福音,一般人的反應就不同了。
在今天的第二篇讀經裡,聖保祿宗徒用「絆腳石」和「愚妄」二詞來形容人
們對福音所持的看法;這兩個名詞都意味著福音的不近人情。福音怎麼不近
人情呢?因為,福音所講的是十字架道理,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。
第二篇讀經這樣說:
弟兄們,的確,猶太人要求的是神跡;希臘人尋求的是智慧;然而,我們所
宣講的,卻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。這宣講,為猶太人的確是絆腳石;為
外邦人是愚妄;可是,對那些蒙召的人,不論是猶太人或希臘人,基督卻是
天主大能和 天主的智慧︰因為, 天主的愚妄總比人明智,
天主的懦弱也總比人堅強。(格前一 22~25)
聖保祿宗徒說得好;世人固然把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看做「絆腳石」和
「愚妄」;基督信徒在信德的光照下,卻能認出基督是 天主的德能,是
天主的智慧。
今天禮儀中,福音記載,耶穌把耶路撒冷的聖殿比做自己的肉身;他說:
「你們拆毀這座聖殿,三天以內,我要把它重建起來」。
耶穌在聖殿裡驅逐賣牛、羊、鴿子和坐著兌錢的人之後,向指責他的猶太人
的首腦們說了這話。當時,人們很可能並沒有明白這句話的真正意義。
按照若望宗徒的解釋,宗徒們是在耶穌復活以後才想起這句話,「因此,相
信了聖經和耶穌說過的話」;換句話說,耶穌的復活,是我們基督信徒信仰
的基礎。
彌撒福音這樣說:
猶太人的逾越節快到了,耶穌便上了耶路撒冷。
在聖殿的外院,他看見有人在販賣牛、羊、鴿子,並坐著兌換銀錢,就用繩
索做了一條鞭子,把眾人連羊帶牛都從聖殿外院裡趕出去,把兌換銀錢者的
銀幣倒在地上,並推翻了他們的桌子。
他對賣鴿子的人說︰「把這些東西搬出去,不要使我父的聖殿成為商場」。
他的門徒就想起了經上記載的︰「我對你聖殿所懷的熱愛,如火一樣把我燒
盡」。
猶太人便問他說︰「你顯什麼奇跡給我們看,証明你有權做這些事呢?」
耶穌回答他們說︰「你們拆毀這座聖殿,三天以內,我要把它重建起來」。
猶太人說︰「這座聖殿建築了四十六年,你在三天以內就能重建起來嗎?」
但是,耶穌所說的聖殿,是指他自己的身體。
所以,當他從死人中復活以後,他的門徒就想起他說過這話,便相信了聖經
和耶穌說過的話。
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,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跡,便信從了
他;但是,耶穌並不信任他們,因為,他認識所有的人;並不需要誰指証,
人是怎樣的,因為,他知道人心裡的一切。(若二 13~25)
聖若望宗徒用聖殿來比喻耶穌復活後的身體;後來,聖保祿也應用同一比喻
,而且,更把它拍合在我們基督信徒的身體上。因為,我們在領受聖洗聖事
時,已經藉著 天主聖神的德能,與基督一同死亡和一同復活了。
以下的幾句話是聖保祿宗徒寫給與他同時代的羅馬信友的,對我們今日在艱
難中為信仰奮鬥的信徒來說,仍是十分切實有益的。
聖保祿宗徒這樣說:我們知道,基督既然從死者中復活,就不再死,死亡不
再統治他了;因為,他死,是死於罪惡,僅僅一次;他活,是活於
天主。你們也要這樣看自己是死於罪惡,在基督耶穌內活於
天主的人。(羅六 9~11)
總之,在今天的禮儀中,慈母教會訓誨我們︰信從復活了的基督,對他忠誠
,不再犯罪,做一個真正的新人。
主內的兄弟姊妹們,今天是四旬期第三主日,讀經一談到梅瑟時代,內容是
講述梅瑟頒布十誡的故事。雖然,讀經和福音並沒有顯著的連貫關係,但是
,我們還是可以將它們的訊息聯接起來,歸納為以下三點:
一、十誡與自然倫理法則;二、十誡與福音;十誡與耶穌復活。
一、十誡與自然倫理法則
十誡,在聖經上,稱做【十句話】,是 天主【用手指】寫的,【寫在兩塊
石版上】。十誡概括 天主的法律,是 天主和他的子民以色列所締結的盟
約的一部份;但是,十誡,雖然屬於啟示的範圍,其內容卻包含道德。
所以,就其內容來說,十誡,是自然道德律的一種特別表達。與其他只憑人
的理性而發現的自然倫理法則【比如,我國儒家的倫理觀】相比較,十誡的
卓越之處,一則是因為來自 天主的啟示,所以,保証沒有錯誤;再則,由
於表達 天主的命令,因而,遵守十誡,可使人的倫理行為同時成為一種事
奉 天主的敬禮。
二、十誡與福音
十誡與福音不同;聖若望福音談到它們的分別說: 『法律,是藉梅瑟傳授的
;恩寵和真理卻是由耶穌基督而來的』 。
我們人雖不都遵守十誡,一般而言,並不反對十誡,也不視十誡為不近人情
;但是,對於福音,一般人的反應就不同了。
在今天的第二篇讀經裡,聖保祿宗徒用【絆腳石】和【愚妄】二詞來形容人
們對福音所持的看法;這兩個名詞都意味著福音的不近人情。福音所以不近
人情,是因為它所講的是十字架道理,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。
聖保祿宗徒認為,世人固然把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看做【絆腳石】和
【愚妄】,但是,我們基督信徒卻能在信德的光照下認出基督是
天主的德能、是 天主的智慧。
三、十誡與耶穌復活
四旬期五個主日的福音都與聖洗聖事有關,本主日的福音也不例外。
本主日福音記載,耶穌在聖殿裡驅逐賣牛、羊、鴿子和坐著兌錢的人之後,
把耶路撒冷的聖殿比做自己的肉身,向指責他的猶太人的首腦們聲明他的身
分和權威說:『你們拆毀這座聖殿,三天以內,我要把它重建起來 』。
當時,人們很可能並沒有明白這句話的真正意義。
按照若望宗徒的解釋,宗徒們是在耶穌復活以後才想起這句話,【因此,相
信了聖經和耶穌說過的話】;換句話說,他們因此相信了耶穌的復活,相信
了他是 天主。
相信耶穌復活,是我們基督信徒信仰的基礎,也是我們基督信徒生活的起點
與根源。聖保祿宗徒說得好:弟兄們,難道,你們不知道,我們受洗而進入
基督耶穌內的人,就是在他的死亡中受洗嗎?我們已經藉著洗禮與他同歸於
死並與他同葬,為的是要我們也能度著新生活,就像基督藉著父的光榮從死
者中復活了一樣。
對我們相信耶穌復活的基督信徒來說,不論是自然倫理法則、是十誡、是福
音,都融合在這【新生活】一詞裡。
再援引聖保祿宗徒的話來說明這【新生活】 的涵義。
弟兄們,我們的逾越節羔羊基督已被祭殺做了犧牲,所以,我們過節,不可
用舊酵母,也不可用奸詐和邪惡的酵母,而要用純潔和真誠的無酵母 。
主內的兄弟姊妹們,我們也要在聖保祿宗徒的這句話中認出我們的行為準則。
基督,我們讚美你; 亞孟。 ( 作者:阿德里安.諾桑 本篤會神父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