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六日上午,在梵蒂岡保禄六世大廳,教宗方济各接见
他的羅馬教區的本堂神父们,与他们促膝談心。
教宗談話的中心思想是仁慈;他强调,有许多人因物质和
精神困境受到伤害,司鐸必需首先为他们醫治創傷。
寬鬆、嚴厲、冷漠和實驗室裏的神父对教会都没有帮助。
教宗首先提起他的前任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的直觉,是这位
真福教宗立定 天主慈悲日并将傅天娜修女册封为聖女。
那麼,為神父而言,何為慈悲?
教宗回答说:神父應像耶稣那樣,一见到群眾,就对他们
动了慈心;因为,他们困苦流離,像没有牧人的羊。
耶稣有 天主的心腸,祂对人,尤其是遭排斥的人、罪人
、無人照顾的病人充满温情。
教宗说:神父就是要效法耶稣善牧,做仁慈和有同情心的
人,与人打成一片,做眾人的僕人。
这就是我如此願意强调的牧人標準:接近、關懷人!
教宗特别提到神父施行修和聖事的仁慈心肠,这种心肠,
体现在他的全部行为上:他接待人、聆聽人、给人提出忠
告及赦罪的方式。
教宗在此提到,那些實驗室裏冷漠的神父对教会没有帮助
;今天,我们可以把教会設想为一座【戰地醫院】,需要
醫治许多伤患。许多人被物质困境、也包括教会在内的醜
聞所伤害;因世界的虚幻受伤;我们做神父的必需在那裏
,接近这些人。
仁慈,首先意味着,醫治創傷。
教宗也提到身有【暗傷】的人,这些人遠離我们,好不讓
人看到他们的創傷。
他们遠離教会、反对教会;其實,在内心深處有創傷,願
意得到爱撫!
說到这裏,教宗談到施行修和聖事的两种態度:
一种是寬鬆、另一种是嚴格。
教宗说:在聽告解神父中,方式不同,是很正常的;但是
,在實質内容上,即關係到健康的倫理教義和仁慈则不能
有差異。寬鬆派和嚴格派都不能为耶稣基督见证;因为,
二者对所遇到的人都不负责任。
教宗談到,真正的仁慈是,对人负责,認真聆聽人,抱着
尊敬和尋求真理的態度接近他的境遇,陪伴他的修和路程
。教宗说:这是件费力的事!
不错,肯定如此!
真正仁慈的司鐸,就如同慈善的撒瑪黎雅人那樣行事……
他为何这样做?
因为,他的心能够同情、憐憫,是基督的心!
教宗指出,寬鬆主義和嚴格主義都不会使神父成聖,也不
会使信友成聖。
仁慈,陪伴着成聖的旅程、陪伴聖德、增加聖德;这要经
由牧靈上的痛苦,它是仁慈的一种表達。
那麼,牧靈上的痛苦又意味着甚麼?
教宗说,它就是【為人受苦和與人一同受苦】,如同父親
和母親为兒女受苦那样,并且,心懷焦慮。
說到这裏,教宗问羅馬教區的本堂神父们两组问题:
你哭泣吗?
我们中有多少人为兒童的痛苦、家庭破碎、许多人找不到
所要走的路而哭泣?
另一個问题是:你在晚上是如何结束这一天的?
是同 上主一起?还是同电视?
你同那些帮助人更仁慈的人,關係如何?
就是说,你同兒童、老人、病人的關係如何?
你会撫摸他们吗?或者,你觉得撫摸老人令你难为情?
教宗表示:不要为你兄弟的肉身感到难为情;我们在最终
接受審判时,是看我们如何懂得接近每個骨肉,如同慈善
的撒瑪黎雅人那样,做兄弟肉身的近人。
在世界终结的时候,只有对受伤和遭排斥的兄弟的肉身不
感到难为情的人,才能瞻仰基督光荣的身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