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母訪親(Visitation of the Blessed Virgin)慶日 5月31日
「在女人中妳是蒙祝福的,妳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。
吾主的母親駕臨我這裡,這是我那裏得來的呢?
看,妳請安的聲音一入我耳,胎兒就在我腹中歡喜踴躍。
那信了由 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,是有福的。」 (路一 42-45)
聖母訪親慶日,方濟會士是創始的最主要動力;總會長文德(Bonaventura)於
一二六三年首先將此慶節引進方濟會中,定在七月二日舉行。
此日正是「若翰誕辰」節的第八天,這可能是選定七月二日的理由。
一三八九年,教宗伍朋六世(一三七八至一三八九)特令普世教會舉行此慶節
,祈求聖母平息當時教會的紛爭。到教宗碧岳第五時,此慶節才被納入教會通
用的年曆中,成為整個教會應舉行的一個慶節。
新訂羅馬禮儀年曆將此慶節移到五月三十一日,是因為把本節日定於「天使報
喜」及「若翰誕辰」二節日之間似乎更符合福音中的敘述。
中世紀的人喜歡追憶主耶穌的親戚和他們的生活;聖母得天使啟示後,去拜訪
表姐依撒伯爾( 路一 39-56 )的史實就成為紀念的對象。
聖母的往訪,被認為是聖若翰在母胎中被除去原罪、蒙聖化的時刻;聖母訪親
,表面上是兩位表姊妹的相遇,實際上,更是兩位表兄弟的會晤。
藉此會晤,若翰在母胎中就得到了聖化,因而歡欣跳躍。聖母因表姊認出她為
「吾主的母親」,立即盡情地表達她心中的喜悅與對
天主的感激,唱出那首永垂萬世的讚美詩~~~~謝主曲(Magnificat):
「我的靈魂頌揚 上主,我的心神歡躍於 天主、我的救主,因為,他垂顧了
他婢女的卑微,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;因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,他
的名字是聖的,他的仁慈世世代代於無窮世,賜與敬畏他的人。
他伸出了手臂施展大能,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。
他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,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。
他曾使饑餓者飽饗美物,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。
他曾回憶起自己的仁慈,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,正如他向我們的祖先所說過
的恩許,施恩於亞巴郎和他的子孫,直到永遠。」 (路一 46-5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