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天主在人身上傾注祂的聖神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聖神降臨節  前夕彌撒)

 

岳三  1~5;羅八  22~27;若七  37~39

 

在聖神降臨前夕彌撒中的三篇讀經都和我們談了聖神;

第一篇讀經選自岳厄爾先知書,述說       天主向人做的無

比美好、無限慷慨的許諾:在人身上傾注祂的聖神。

第二篇讀經取自保祿宗徒寫給羅馬人的書信,內容談的

是,聖神在我們身上的行動。

福音回憶了耶穌在聖神還未降臨前,早已宣佈要將聖神

賜給祂的門徒;耶穌是在祂公開傳教時、在猶太人慶祝

帳篷節的機會上宣佈的。

第一篇讀經,是一個非凡的預言;因為,它展示了

天主的無限慷慨,       天主許諾要將祂的聖神傾注給「每

一個人」。

在這裡,我們所看到的,是一個普世性的前景;當然,

猶太人起初以為這個預言所指的是「選民中的每一個人

」;其實,這預言並沒有這樣的限制。

伯多祿在五旬節那天要引用這預言來告訴人們,聖神已

傾注在每一個人身上(見宗二 17~21)。

岳厄爾先知的預言這樣說:「你們的兒子們和你們的女

兒們要說預言」。

「先知」,是指那些受       天主啟示的人,他們不一定要

向人們說預言、告訴人們將來的事;他們最重要的職務

是帶領人走       天主的道路,並推動他們以最大的努力向

愛       天主和愛近人的目標前進。

這個神諭斷言,所有的人都要受到聖神的傾注,連男女

奴隸也不例外。

在古代,奴隸被認為不是真正的人;因此,不享有任何

權利,主人可以任意支使他們。

然而,       天主從不輕視任何人,祂願意將祂的聖神傾注

在每個人身上,也傾注在奴隸身上,給予他們非凡的尊

嚴,將他們和他們的主人平等看待。

隨後,神諭又述說了       天主所做的一個外在的行動:「

在       上主偉大、可畏的日子來臨以前,太陽要變為昏暗

,月亮要變成血紅」。

這預言中所展示的昏暗和令人驚懼的前景,令我們想到

加爾瓦略山上發生的事,當時,太陽失去了光。

在宣告了這個景象後,岳厄爾先知的預言立刻肯定人的

得救說:「凡呼號       上主名號的人,必然獲救」。

因此,人類必要獲得救援。

我們基督信徒知道,「       上主的名號」就是耶穌;因為

,祂在受光榮時,獲得了「主」這個名號,正如伯多祿

在五旬節的講話中說的:「       天主已把祂立為主、立為

默西亞」(宗二36)。

保祿在寫給斐理伯人的書信中這樣說:「耶穌貶抑自己

,聽命至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;為此,       天主極其舉揚

祂,賜給了祂一個名字,超越其他所有的名字」(見斐

二    5~11)。

就這樣,岳厄爾先知的預言為我們打開了一個美好的前

景,給予我們一個極大的希望和更慷慨的活力。

福音中,耶穌大聲宣告說,這個預言已經實現。

福音這樣說:「在慶節末日最隆重的那一天,耶穌站著

大聲喊說:誰若渴,到我這裡來喝吧!凡信從我的,就

如經上說的:從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」。

福音作者明確指出:「祂說這話,是指那信仰祂的人將

要領受的聖神;聖神還沒有賜下,因為,耶穌還沒有受

光榮」。

耶穌讓人知道,祂能夠滿足人內心中最深切的渴望。

我們為了能配得上被稱為人,就該有深切的渴望;我們

不可停留在消費、享樂等的物質層面,應該追求正義、

和平、喜樂,追求與       天主的契合。

祂是和平、喜樂與愛的泉源。

耶穌讓人知道,祂能夠滿足人的這些渴求;因此,祂說

:「誰若渴,到我這裡來喝吧!凡信從我的,……」

讓耶穌來滿足我們的渴望有一個條件,就是要信賴祂;

因此,我們應該懷著對祂的信賴到祂跟前,祂便會滿足

我們內心中最隱秘、最崇高的渴望。

不過,實現耶穌的這個許諾,也有一個條件,就是:祂

必需受到光榮。

事實上,福音作者這樣指出:「聖神還沒有賜下;因為

,耶穌還沒有受到光榮」。

耶穌將要受到光榮的時刻,就是當祂心中將湧出活水的

江河的時刻;若望福音的這一段與耶穌肋膀被槍刺傷的

那一幕有密切的關聯。

從若望福音的記載,我們可以清楚看到,耶穌受光榮,

不僅在祂復活和升天的時候,也是從祂受苦難的時刻開

始,祂便受到光榮。

耶穌在受苦難之前,向       天父做的那揭示祂苦難意義的

祈禱,一開始便說:「       父啊!求祢光榮祢的子,好教

子也光榮祢」(若十七    1)。

天父藉祂聖子的苦難,尤其是聖子肋膀的被刺傷來光榮

聖子;根據福音的記載,耶穌死後,有一位士兵用槍刺

透了祂的肋膀,從耶穌的心中流出了血和水。

福音作者因這件事深受感動,因而極其強調這事件的重

要性;因為,他明白了那想不到會與血混合的水正代表

了聖神。

耶穌的苦難和祂所傾流的血,為我們帶來了聖神的活水

;從耶穌的心中湧出活水的江河。

這樣,我們便能獲得聖神,我們的心靈也得以潔淨,我

們也得以聖化,充滿       天主的愛。

從這個觀點來看,聖神降臨與耶穌的苦難有密切的關聯

;雖然,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似乎將兩者遠遠分開,其

實,兩者間關係極為密切:苦難帶來復活,也帶來聖神

的傾注。

這一切有賴於出自耶穌心中的愛,耶穌將祂的苦難轉變

為無限大愛和       天主愛的恩典。

在第二篇讀經中,保祿斷言我們已蒙受聖神初果。

我們還未完全蒙受聖神的初果,那要等到進入永恆的生

命時才會實現;雖然如此,聖神已在我們內,正如保祿

宗徒多次說的,我們是聖神的宮殿(見格前三16,六19

;格後六16;弗二21;弟一14),聖神教導我們度精

神的、內在的生活。

尤其是,當我們軟弱時,聖神要來協助我們、指引我們

、使我們的祈禱上升到       天主前。

保祿坦白地說,從人性上說,我們並不知道該如何祈禱

;他說:「我們不知道如何祈禱才對」。

然而,       天主賞賜給我們的聖神是激起我們真正的祈禱

的泉源。

保祿也提醒我們,我們在心中歎息;因為,聖神在我們

內歎息,使我們得以等待成為       天主義子,也就是我們

最終的狀況;我們將在永遠的光榮中完美地成為

天主的子女,到那時,我們的肉身也要獲得救贖。

聖神將信德、望德、愛德傾注在我們內,祂更在我們內

傾注強烈的渴望,令我們得以在靈性上有所長進。

一個人如果沒有靈性的期望,便不是真正的基督信徒,

他也因此不能得到       天主的恩寵;這是因為他不渴望

天主的恩寵,向       天主的恩寵關閉了自己的心房。

可是,聖神要以無可言諭的歎息將這些深切的渴望傾注

在我們心中,這樣,我們的祈禱一定受到       天主的垂聽

;因為,正如保祿宗徒說的,「那洞悉心靈的

天主知道聖神的意願是什麼」,因而也接納聖神的意願。

我們應該領悟到,我們需要順從聖神,這樣,才能懷著

強烈的期望,完美地活出基督信徒的生活,來為迎接

天主的恩寵做準備,並且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美好、值得

惜和慷慨大量的價值觀。

因著耶穌的苦難,在五旬節,聖神傾注在宗徒們身上;

聖神令我們成為真正的基督信徒,並在我們一生中不斷

地推動我們前進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:阿爾貝.范諾怡       耶穌會樞機主教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
    Guodegang

    郭德剛福傳中心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