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說:你們領受聖神吧!
(聖神降臨節 日間彌撒)
宗二 1~11;格前十二 3b~7,12~13;
若二十 19~23
今天,我們慶祝聖神降臨節;這個節日是教會禮儀年的
最高峰,整個一年都是朝向這個節日進行;因為,聖神
降臨是耶穌工作的結束,因此,是 天主聖子降生成人
、救贖人類的工程的完結,這工程是救主賞賜人類的無
以倫比的禮物。
第一篇讀經講述了聖神降臨的事蹟。
第二篇讀經中,保祿宗徒談了聖神所分施的眾多恩典。
福音則告訴我們,逾越節那天晚上,在晚餐廳中,耶穌
顯現給門徒的情形。
福音向我們展示了聖神降臨與 天主聖子降生成人救贖
人類的密切關聯。
聖神降臨,是耶穌在加爾瓦略山上受苦難死亡後的復活
的成果;耶穌死亡,為了將聖神通傳給我們,祂復活,
也是為了將聖神通傳給我們。
福音作者告訴我們,復活了的耶穌來到門徒們聚集的地
方,那房屋門窗緊閉,因為,門徒們害怕猶太人。
雖然,門窗緊閉,耶穌仍然毫無阻礙地進入屋內;因為
,任何阻礙都不能擋住祂,祂可以隨心所欲蒞臨各處。
耶穌站在門徒中間、對他們說:『願你們平安!』
說了這話,便把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。
就這樣,復活了的耶穌向門徒們展示了祂的傷痕與祂即
將賜給他們的恩典之間的關聯;耶穌賞給他們的平安,
是祂戰勝邪惡與死亡所獲得的平安。
耶穌同樣經由自己的身體將祂賞賜的聖神通傳給門徒們
;耶穌向門徒們說:「你們領受聖神吧!」
祂向他們噓了氣,以噓氣的方式來通傳聖神。
這有如是一個新的創造;創世紀說, 天主創造人,是
用地上的土形成人,而後,向人吹氣,使他成為有靈的
生物。
耶穌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向祂的門徒吹氣。
這樣的表達方式,令人能夠更清楚地看出,耶穌的逾越
奧蹟與祂賞賜聖神之間的關聯。
若望記述耶穌臨死那一刻的事蹟時,也提到有關賞賜聖
神的恩典;若望不說耶穌斷了氣,卻說「耶穌交付了祂
的靈魂」,這是說,耶穌藉著祂具有救贖功能的死亡,
將聖神交付了出來。
耶穌向門徒噓氣、將聖神通傳給他們的這個方式,同樣
讓人看出聖神降臨與耶穌復活的關聯。
聖神是潔淨、聖化人的神,祂給予人力量,並在人心中
激起和平、喜樂和愛。
天主藉著厄則克耳先知的口向人許下賜予聖神這個大恩
典說:「我要賜給你們一顆新心,在你們五內放上一種
新的精神……我要將我的神賜於你們五內」(則三十六
26~27);這是把被罪惡損壞的人性完全改變,使之煥
然一新,這是一個極其美好的更新,比原來的創造更加
美好。
我們應該全心期望自己順從聖神的引導,好能做內在的
更新,使 天主的愛德充滿心中,並擁有這強大的推動
力,來促使我們度真正符合 天主旨意的生活。
這是一個愛的生活,是參與至聖 天主聖三的生活。
隨後,耶穌讓門徒門知道,聖神是一位令人潔淨的神,
聖神要賜予他們有效的赦罪能力;耶穌這樣說:「你們
領受聖神吧!你們赦免誰的罪,就給誰赦免;你們存留
誰的,就給誰存留」。
宗徒大事錄的記述則讓人看到聖神的恩典的其他層面。
在這裡,耶穌所賞賜的聖神,完全展示在人眼前;雖然
,展示的方式不同,卻都有形可見;更好說,令人驚訝。
第一個方式是「暴風」,這風激起強烈的響聲,是一種
暴風;暴風刮來,為將 天主的噓氣通傳給宗徒們,並
經由他們通傳給全世界。
強烈的風表達了聖神的力量;事實上,希伯來文用來稱
「聖神」的詞也有「風」的意思。
聖神展示的第二個方式是火舌的形式,這具有兩個象徵
:一是舌頭、一是火。
舌頭,象徵聖神賜予通傳 天主聖言的能力;事實上,
宗徒們在充滿聖神後,立刻說起各種方言來。
宗徒們所說的,不是人的語言那麼簡單;他們說的,是
神的語言、是「聖神賜予他們的話」,這些話經由受召
、傳揚 天主聖言的人向人類通傳。
天主的語言是火的語言,它傳播熱量、它熊熊燃燒,為
了改變世界。
在聖經中,聖神被比做水、也被比做火,是以兩種不同
的形式出現。
接下來,我們看到,聖神的行動將散居在不同國家、說
不同語言的人聚集在一起;這一幕與聖經上記載的巴貝
耳塔的事蹟有顯著的關聯,不過,兩者完全不同。
在巴貝耳塔事蹟中,人們原本說同樣的語言;後來,因
為所說的語言不同,不再能互相瞭解,這樣,他們便分
散了,再也不能完成原先一同所計畫的工程了。
聖神降臨那一天的情況剛好相反,人們從世界各地來到
耶路撒冷,他們中有帕提雅人、馬待人、厄藍人和居住
在美索不達米亞、猶太及卡帕多細雅、本都、亞細亞、
夫黎基雅、旁非里雅、埃及和靠近基勒乃的利比亞一帶
的人,以及僑居的羅馬人;這些人因著聖神的行動建立
起關係。
聖神沒有將不同的語言銷毀,是令所有說不同語言的人
都聽懂了宗徒們向他們傳達的訊息,聖神的行動也將人
們連合在一起;的確,聖神是一位愛的神、一位將人們
連合起來、使他們相親相愛、和睦相處的神。
在第二篇讀經當中,保祿談了相似的事,他談到神恩,
聖神的恩典,並強調了由聖神產生的合一,聖神同時是
合一和相異的促進者。
聖神是合一的促進者,因為,聖神只有一個;保祿說:
「神恩雖有區別,卻是同一的聖神所賜」。
在另一段中,保祿解釋了這唯一和同一的聖神照自己的
心願將恩典分施給每一個人(見格前十二11)。
聖神是相異的促進者,因為,祂以令人讚歎的方式賞賜
給人不同的恩典,祂的恩典符合每個人、全教會和全世
界的需要。
從這方面來說,我們可以將聖神比做水。
事實上,保祿說:「我們都因一個聖神受了洗」,「也
都為一個聖神所滋潤」;這樣,聖神便代替了水,更確
切地說,聖神賦予行洗禮時所用的水意義。
事實上,水的本質並不變,只是產生的效果完全不同;
各種的植物都靠水得到滋潤,人類和動物也靠水生存。
同樣,聖神總是同一個聖神,卻也是相異事物的來源。
我們應該接納相異,卻不可因此破壞合一;保祿指出,
正如身體只有一個,卻有很多肢體,肢體雖多,卻都屬
於一個身體;基督也一樣。
我們都是在同一個聖神內受洗,好能形成一個身體;因
此,我們必需團結合一。
不過,團結合一,並不表示所有的人完全一樣,這樣的
團結合一是建立在相異上的。
聖神賞賜給每個人的恩典雖然非常不同,卻都是為了使
人合一。
今天的彌撒禮儀給予我們一個非常深刻的訊息,來自
耶穌逾越奧秘的聖神,以不同的方式在教會中展示了自
己,祂為了促進我們的團結合一,賦予每個人不同的恩
典。
這樣,祂令我們因著雖相異卻又團結合一、相親相愛,
得到喜樂;我們要為聖神這美好、非凡的恩典感謝
天主。 作者:阿爾貝.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