攀上心中的巔峰 劉鏞
我的兒子雖然是獨生子,可是,非但沒有大男人主義,有時候,我覺得,他還
有點大女人主義,處處強調女權,為女生說話。
譬如,有一天,我對他說:「希望你未來能娶位有幫夫運的太太。」
話還沒完,他就說,為什麼要幫夫運?也可以是我幫妻呀!要彼此幫助嘛 !
我一時語塞,改口說:「最起碼,要個性溫柔。」
他又不同意說:「何必要溫柔?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個性;有時候,表現出個
性,反而可愛。」
我氣死了,轉身走開,不再跟他多講。
可是,靜下來,想想他的話,也想想我見過的許多「有個性的人」,卻覺得他
也蠻有道理。尤其,發生的兩件事,更使我有許多感觸。
一、以前,我太太的辦公室有位精力旺盛的女職員,四十多歲,嗓門特大,又
愛說話;常常,一件小事到她嘴裡,就成了大事。
辦公室裡的人都覺得這女人吵,甚至,有人建議我太太,把她調到別的部門。
但是,不知從何時開始,她居然漸漸不再多話,聲音也變柔和了;每天下班,
提起皮包就走,再也不留下來找人瞎扯。
大家正覺得奇怪;她卻突然請長假。
又個隔了一陣子,這女人突然死了,死於肺癌。
臨死,許多同事去看她,見到瘦得不成人形的她,一個個都掉下眼淚說:「好
希望妳回來上班;好懷念妳的聲音;從妳不說話,辦公室都變冷清了。」
二、我有位老朋友,也很愛說話,他不但愛說,而且愛現;偏偏我又是個極韜
光的人,走在路上唯恐被認出來;所以,當我們一起出遊,他在路上耍寶時,
我就偷偷走開。
他也很會開車,而且,開的是特別「拉風」的車;在人潮擁擠的路上,還要東
鑽西鑽,好幾次,被人指著鼻子罵。
可是,最近,我回台灣,坐他的車,發現他居然變慢了;慢慢地,一下一下,
輕輕地踩油門;別的車在後面按喇叭,他才如夢初醒似地往前開快些。
還很新的跑車,在感覺上,突然變成了老車;他豪爽的笑不見了,空氣變的很
沉悶。臨走,他低著頭,慢慢地穿鞋,道別的聲音也快聽不見了。
我終於耐不住,追個電話過去。
「沒什麼」,他淡淡的說:「事業不太順 ....... 」。
放下電話,我也有種要哭的感覺。
我多麼希望,他還是那位能把一屋子的人逗得捧腹的老樣子。
我發現,自己過去嫌他、怨他,甚至,罵他太愛表現,卻又總喜歡找他,正因
為「他逗趣得可愛」。
我愛他的,正是嫌他的;他的優點,正是他的缺點。反過來說,我嫌他的,正
是愛他的;他的缺點,也正是他與眾不同的「人格特質」。
*** 欣賞彼此的特質 ***
這使我一下子了解,以前,在心理學書籍上見到的一段話 :
「無論,情人或朋友,起初,都可能被彼此的特質所吸引;但是,交往之後,
又可能因為討厭那種特質而分手。如果,能撐過去,就會愈來愈習慣對方的個
性,變成彼此容納、彼此欣賞。」
可不是嗎?我們處處看見,花蝴蝶似的女生和書呆子的男生做好朋友;運動型
的男人卻娶了個林黛玉;怎麼想,他們都處不在一起,卻令人「跌破眼鏡」地
成為了令人羨慕的一對。
這不就因為他們彼此容忍,諒解「對方的缺點」,甚至把那缺點看成優點嗎?
*** 天下人都讚美鮑叔牙 ***
想起鮑叔牙和管仲;鮑叔牙和管仲合夥做生意;在分錢的時候,管仲總多分給
自己一些;可是,鮑叔牙認為,不是管仲貪心,而是因為他家窮。
管仲為鮑叔牙計畫事情,愈弄愈糟,鮑叔牙不認為管仲笨,只說他時運不佳。
兩個人一起去打仗,管仲三戰三逃;鮑叔牙不認為管仲膽小,只知道他有老母在堂。
甚至,當管仲被抓,還是鮑叔牙去向齊桓公保薦,使管仲成為宰相。
每次,在【史紀】上讀到這一段,我總笑笑,心想:「這世上有幾個人能做到
鮑叔牙的境界?換做我啊,早翻了!」
怪不得,司馬遷說:天下人不太讚美管仲的才能,反而,多半讚美鮑叔牙的
「知人」。
只是,我也想,他們若不是好朋友,而且,彼此欣賞對方的人格特質,鮑叔牙
豈能總從「正面」去看管仲「負面」的表現呢?
*** 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***
我們的眼睛很怪,它能把好的看成壞的,又把壞的看成好的。
我有兩位商界的朋友,最近,同時談到跟他們十多年的女祕書。
一位說:「我的祕書皺紋都跑出來了,反應也差了,老忘事情;下個月,要把
她換掉。 」
另一位說:「我的祕書最近常出錯,還對我傻笑;看到她臉上的皺紋,就覺得
又好氣,又心疼。」
「心疼什麼?」我問。
「想想,她從二十幾歲就跟著我,辛辛苦苦地磨老了;一轉眼,都快四十了。
」 他說。
這兩位祕書,我都認識,覺得她們年齡相近,能力也差不多;可是,為什麼,
在她們主管的眼裡,有那麼大的差異?
道理很簡單, 看的角度不同。
*** 如果,他不像原來的他 ***
年輕朋友,我說這許多故事,是因為總接到你們的信,許多人咬牙切齒地罵自
己最要好的朋友,說他自私、小器、不可理喻。
你們是不是應該想想,你不欣賞他的地方,很可能正是他的可愛之處?
當你們從正面、體諒的角度去看,就會發覺,即使他錯了,也錯得可憐、可愛
*** 什麼叫做朋友? ***
對你百依百順、不指責你的錯誤,也不表現他自己個性的,才是朋友嗎?
抑或,他有他的品味、見解,能豐富你的視野,能提出與你不同看法的,更能
做個益友?
每次,當你看不慣朋友的時候,都請退一步,靜下來,想想:如果,他真不再
那樣,還像不像原來的他。
如果,他不像原來的他,是不是也就不可愛了!
如果,相遇,你會感到相知;那麼,有一種習慣叫做【陪伴】。
如果,陪伴,你會感到珍惜;那麼,有一種甜蜜叫做【存在】。
如果,存在,你會感到壓力;那麼,有一種善良叫做【離開】。
如果,離開,你會感到放鬆;那麼,有一種勇敢叫做【放棄】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動不動就會和周遭的親朋好友生氣、鬧彆扭;如果,周遭
的人都不再像原來的他 ( 她 ) 們,那麼,我們還會喜歡他 ( 她 ) 們嗎?
希望我的朋友在看完了這篇文章後能仔細地想想,彼此是多麼難能可貴的才能
相聚一起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