窮得有品味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
在目前這個供給過剩的社會裡,消費者註定要失望!
整個經濟體系不斷透過各種越來越精緻的洗腦手法,企圖叫我們相信:
幸福是可以購買的。但是,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,這根本是謊言!
無可否認的: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「奢華概念」!
無論擁有多少金錢和物質都無法讓你獲得富足,唯有「觀念正確」才能
獲得真正的富足。這些觀念包括了:
願意放棄 ~~ 放棄所有人都在追求的東西;
自主性 ~~ 不拿別人的生活標準來衡量自己的生活;
正確的態度 ~~ 經濟狀況走下坡,並不代表天要塌下來了;它反而是一種
契機,是我們改善生活型態的大好機會。
在這個強調一致性、標準化的時代裡,或許危機就是轉機,我們應該在這
一片和諧之中攪個局;也就是說:不要再聽信那些行銷伎倆了!
雖然,咖啡連鎖店不斷向我們推銷「超頂級」特調咖啡,但是,我們沒有
道理非聽不可啊!
「變窮」就是「優質管理」
只有一種方法能讓你縱使沒錢也很富裕,那就是:先把自己的各種需求徹
底檢查一遍;看看有沒有那些需求,是你沒有它反而會更富有的。
其實,當我們被迫不得不跳脫開來,不得不對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做一番
總檢討時,我們反而有機會認清,什麼才是生活中最彌足珍貴、真正奢侈
的東西。
「變窮」能讓我們學習到,如何判斷事情優先順序,如何分辨出什麼才是
最重要的。
真正的藝術是一種能力,首先要能分辨什麼是真正的美好事物;其次要能
拿捏分寸,懂得如何讓自己將這些美好事物享受到最高點,最「恰如其分」。
所以,放棄的藝術,其實是贏得「真享受」不可或缺的大前提。
如果,真想擁有優質享受、優質的幸福人生,有項原則必須牢記於心:
一個人越任性、依賴的東西越多,就越容易感到貧窮;因為,他會老
是處在不滿足的狀態中。
大多數的富人都過得很不快樂;有關這一點,我們每個人都該好好反省,
因為,跟其他地方的許多人相比,我們已經算是有錢人了。那些看起來還
蠻快樂的有錢人,通常是比較懂得「自我節制」的人。
無論是早上那杯「非喝不可」的卡布奇諾,或是查爾斯王子吃飯時一定得
隨身攜帶、「非它們不可」的銀製刀叉,其實都沒有那麼重要。
「非它不可」,說這種話的人,其實是在自動投降。
想以個人力量對抗庸俗、霸道的大眾文化,勝算的確不大;如果真想獲勝
,關鍵就在:你要讓自己「沒它也行」。
千萬不要認為,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非它不可、絕不可以放棄的。
若能適時學會,並成為「沒錢也不改其樂」的人,那麼,你很快就能成
為眾人艷羨的新時代菁英了。
新時代來臨後,日子過得不順心的,將會是那些家有恆產的人,他們將一
天到晚害怕失去目前的優勢與財富。
擁有越少的人,失去的也就越少;如果,你能擁有自信,那麼,你什麼也
不需要就能成為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