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受苦難的默西亞
本主日、常年期第十二主日,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
匝加利亞先知書第十二章第十節到十一節以及第十三章第一節;
聖保祿宗徒致迦拉達人書第三章第二十六到二十九節;聖路加福
音第九章第十八到二十四節。
耶穌還沒有走到一位羅馬軍官的家門口,那家一位患病的僕人便
被治癒了。
以後,他往納因城去;臨近城門時,看見正抬出一個死人來。
死者是獨生子,母親又是寡婦;耶穌動了憐憫的心,叫死者起來
,他便坐起來了。
看見的人都害怕起來,光榮 天主說:「在我們當中興起了一位
大先知, 天主眷顧了他自己的百姓」。
又一次,耶穌在法利塞人西滿家做客;有位婦人、是城中的罪人
,她來到耶穌面前,用眼淚滴濕了耶穌的腳、用自己的頭髮擦乾
;然後,抹上香液。
那法利塞人見了,就心裏想:「這人若是先知,必定知道這位摸
他的人是誰、是怎樣的女人:她是一位罪婦」。
耶穌講了一個比喻,開導他說:那婦人的許多罪已得了赦免;因
為,她愛得多。
聽見這話的人都驚訝起來,心中想道:「這人是誰?他竟然赦免
罪過!」
這是我們在以前接連三個主日的彌撒福音中所聆聽了的話;在那
三次的福音記載中,耶穌的周圍不但有他的門徒們,也有別的人
在場。
本主日、常年期第十二主日,情形可不一樣;本主日的彌撒福音
裏,耶穌是在獨自祈禱,旁邊只有他的幾位門徒。
他問他們說:「眾人說,我是誰?」
他提出這個問題,不是為要知道別人對他的認識,而是為藉此把
他們與別人對立起來,特別向他們啟示,說明他是怎樣的默西亞
,并且,教訓他們應該怎樣做他的門徒。
他讓他們知道,他是必需受苦的基督;他又告訴他們,必需揹起
十字架、跟隨他。
本主日的彌撒福音這樣說:
有一天,耶穌獨自在祈禱;門徒同他在一起。
耶穌同他們說:「眾人說,我是誰?」
他們回答說:「有人說是授洗的若翰;有人說是厄里亞;還有人
說是古先知中的一位復活起來」。
耶穌問他們說:「那你們說我是誰?」
西滿伯多祿回答說:「你是 天主的受傅者」。
耶穌嚴肅地囑咐他們,不要把這事告訴人;又說:「人子必需受
許多苦,被長老、司祭長、經師們棄絕,并且被殺;然而,第三
日要復活」。
耶穌又對眾人說:「假如,誰願來跟隨我,該當棄絕自己,天天
揹起他的十字架、跟隨我。因為,誰若願意救自己的生命,必要
喪失生命;但是,誰為了我的緣故,喪失自己的生命,必要獲得
生命」(路九18-24 )。
「 天主的受傅者」就是默西亞、也就是基督。
基督必須受許多苦;在舊約聖經中,依撒意亞先知特別強調這點。
本主日彌撒的讀經一取自匝加利亞先知書;這位先知曾提起騎驢
的默西亞。聖若望福音援引了他,在本主日彌撒的讀經一裏,他
談到被刺透的那一位。聖若望福音記述耶穌受難,也用了這麼一
句話。無疑的,匝加利亞先知預言了耶穌的苦難。
讀經一這樣說:
上主這樣說:「我要給達味家族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傾注仁愛和哀
禱之神,他們要瞻仰他們所刺透的那一位;哀悼他,如同哀悼獨
生子,痛哭他,好像痛哭長子。
那一天,在耶路撒冷必要大舉哀悼,有如在默基多平原哀悼哈達
得黎孟一樣」(匝十二10-11 )。
本主日的彌撒福音和讀經一給我們規劃了基督信徒的生活大綱。
在讀經二裏,聖保祿宗徒談到我們的受洗;他認為,我們受洗時
,已深深地投入基督的生命中,以致可以說,我們把基督穿在身
上了;又在基督內深深地起了變化,以致可以說,在我們中間已
沒有奴隸或自由人、男人或女人的分別;因為,我們眾人在基督
內已合而為一了。
讀經二這樣說:
弟兄們:你們眾人都藉著對基督耶穌的信仰,成了
天主的子女;因為,你們凡是領了洗的,就是穿上了基督。不再
分猶太人或希臘人、奴隸或自由人、男人或女人;因為,你們眾
人在基督內已成了一個。
你們既然屬於基督;那麼,你們就是亞巴郎的後裔、就是恩許指
定的繼承人(迦三26-29 ) 。
領聖洗,是信德的行為、是表示我們對耶穌基督的認同,願意與
他同苦同樂;今日分嘗他死亡的痛苦,來日分享他復活的光榮。
這是聖保祿宗徒致迦拉達人書全書的核心所在;這也就是本主日
彌撒福音和讀經一所提出的基督信徒生活大綱。
主內的兄弟姐妹們,我們要依靠 天主的聖寵,盡力活出本主日
彌撒禮儀所提出的基督信徒生活大綱。
基督,我們讚美你;亞孟。
( 作者:阿德里安.諾桑 聖本篤會神父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