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愛弗冷 (St. Ephraem ) 六月十八日
聖師,公元三七三年
愛弗冷是聖教會的聖師,後世的人稱他為【聖神的豎琴】。聖巴西略說 : 『愛弗冷精通聖學』
。根據聖熱羅尼莫的記載 : 『聖愛弗冷用敘利亞文撰述了許多有價值的著作;我讀過他所著的
一本【聖神論】;那雖然是一本希臘文的譯本,內容非常精彩。』
愛弗冷對教會最大的貢獻是在公共敬禮方面採用聖歌,這習慣逐漸傳入其他教區;到後來,各
地教會都普遍採用。
公元三0 六年,愛弗冷生於敘利亞的尼西伯城,父母都是教外人。聖人認識了聖教真理,十八
歲時,由尼西伯城的主教聖雅各伯給他付洗。
愛弗冷隨聖雅各伯主教出席尼賽大公會議,雅各伯死後,愛弗冷又先後襄助三位主教。
波斯人三次包圍尼西伯城,無法攻陷;其後,羅馬皇帝將該城割讓給波斯人,因此,教徒全部
撤退。愛弗冷往以得撒城,操勞役維持生活;後來,蟄居曠野,住在一個岩洞裏,勤操苦行,
每天只吃少許麥餅和蔬菜。
他的大部份著作都是在那一段隱居曠野的時期寫成的。
從外貌一望而知,愛弗冷是一位苦修士,他不苟言笑,皮膚粗糙、頭禿無髮,衣服上滿是補釘
。雖然,大部份時間住在岩洞裏,愛弗冷常往聖堂講道;當他講述基督二次重臨世界,最後審
判的道理時,聽者無不動容,個個嗚咽失聲。
公元三七0 年,愛弗冷往凱撒利亞探訪巴西略,兩人一見如故,彼此交換神修意見,大有相見
恨晚之慨。
公元三七二 年,尼西伯城發生旱災,災民嗷嗷待哺;愛弗冷看了好生不忍,苦勸眾人慷慨解
囊。有幾位富人說 : 『我們這裏沒有可靠的人,我們捐出的糧食、銀錢交給誰管理分派 ? 』
愛弗冷慨然允諾綜管救濟災民的事宜,統籌分派救濟物品,並且,組織治療機構,照顧收容
有病的災民。
愛弗冷全力攻斥異端邪說,他發現,若干異端份子利用音樂歌唱宣傳邪說;他深感音樂最易
打動人的心靈,便在公共敬禮方面大規模採用聖歌。他親自撰寫樂譜歌曲,組織歌詠班,在
聖堂裏公開演奏,收效之宏超出一般人意料之外。
自那時起,聖樂在聖教公共敬禮開始占據重要的地位。
愛弗冷非常謙遜,以為自己德薄能鮮,不堪膺司鐸重任,只肯接受六品副祭的職位。
愛弗冷孜孜不倦努力講道訓人,著有不少聖經註釋和福音註解等書以及頌揚聖母與聖人的
詩歌。流傳至今的稿本,一部份是敘利亞文、一部份是希臘文、拉丁文及亞美尼亞文。
公元三七三年,愛弗冷逝世;公元一九二0 年,愛弗冷由教宗本篤十五世立為聖教的聖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