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宗方濟各探訪義大利地震災區卡梅里諾,並在廣場為
災民主持露天彌撒,祈求聖神堅定受苦者的信心,恩賜
他們永不消逝的希望,激發眾人關愛災民的具體舉動。
記憶、希望與同在,這是六月十六日、 天主聖三節,
教宗方濟各在義大利地震災區卡梅里諾主持彌撒時提出
的三個關鍵詞。
當天禮儀中的答唱詠詠八 5 說道:「世人算什麼,禰竟
對他懷念不忘?」
教宗以這句經文為主軸,展開他的彌撒講道。
由於該教區大多數的聖堂在二零一六年的大地震中受損
,將近三年來,居民們沒有教堂可用;當天,彌撒前,
教宗先視察了暫停使用的主教座堂,頭戴安全帽在殘破
的聖母像前獻花;然後,他前往加富爾廣場為信眾主持
感恩祭。
教宗以當地災情來解釋這段答唱詠說:「面對你們舉目
所見的景象、親身經歷的痛苦,面對斷垣殘壁,這問題
油然而生:世人算什麼?
答案似乎是隨之而來的後半句:禰竟對他懷念不忘。
天主惦記著我們、掛念著我們擁有脆弱的原貌,懷念的
意義是再三湧上心頭;因為, 天主關心我們」。
然而,負面的記憶也會揮之不去,為了擺脫那禁錮人心
的負面記憶,我們需要 天主幫助我們揹負心中的重擔
(參閱:若十六12)。
教宗說:「我們需要 天主聖神;因為,祂是護慰者,
祂絕不會讓我們在生命的重擔下孤立無援,卻將我們被
禁錮的記憶轉化為自由的記憶、過往的創傷化為救恩的
記憶、祂以希望的油膏替慘痛的記憶傅油;因為,聖神
是希望的重建者」。
聖神的希望不會轉眼即逝,卻常保永存;因為其基礎是
天主的忠信;誠如聖保祿所言,望德,絕不叫人失望,
卻恩賜那克勝磨難的力量(參閱:羅五2~5)。
「同在」的關鍵詞與 天主聖三密切相關,因為,聖三
乃是「 天主同在的璀璨奧秘」。
教宗表示:「因著 天主,生命的重擔不會停留在我們
肩上;每當我們劃十字聖號,手觸雙肩呼求聖神的名號
,聖神便會賜予我們力量和鼓勵、幫我們揹負重擔」。
教宗提醒眾人,「修復,比建設更費力;重新開始,比
初次展開更費力;修和,比達成共識更費力;這是
天主賜給我們的力量」。
最後,教宗說:「我來這裡,是為了跟你們一起向惦記
我們的 天主祈禱,願困境中的人無一遭到遺忘。
我向希望的 天主祈禱,願在塵世間不穩定的一切不會
動搖我們心中的信念。
我向與人同在的 天主祈禱,願祂激起關懷的具體舉動。
地震過了將近三年,此刻的危險是在最初的情緒感染和
媒體報導後,關注日益減少,種種承諾最後被拋諸腦後
,看到人口外流的居民,挫折感不斷增加;相反的,
上主催促人們記得、修復、重建,同心協力,絕不忘記
受苦者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