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人做事各人當
則十八 1~10,13,30~32;瑪十九 13~15
「 小德蘭福傳之友 」曾慶導神父讀經反省
『祖先吃了酸葡萄,子孫的牙齒酸倒』,這句古代
猶太人的諺語表示的是,做壞事的人沒有受到處罰
,反而要子孫來承擔罪責。
這是今天 天主藉厄則克耳先知的口極力批判和反
對的觀念:誰犯罪,誰就喪亡;相反的,誰行義,
誰就蒙福;各人做事各人當。
『各人做事各人當』,這個觀念是不是跟我們原罪
的觀念相背呢?
其實,不是。
原罪,是我們原祖父母所犯的罪,不是他們的子孫
後代的罪。
但是,原祖父母的原罪使一開始人性本來應得到的
原始恩寵失落了,因此,人性變得疲弱。
跟原祖父母有同一人性的子孫後代,他們從原祖父
母處所繼承到的人性也因此是一個疲弱的人性了。
但是,疲弱的人性不等於一定要犯罪;亞當的每一
位後代還是保有自由選擇的權利、保有人的尊嚴。
亞當的子孫只要選擇願意信從 天主、棄絕罪惡,
就都能藉著耶穌基督的一次而永遠(即為所有時、
空的人)的自我犧牲恢復原始的恩寵,人性得以改
造成強壯、不致喪亡,不只是返回伊甸園,還能得
到 天主所住的天國的生命、所謂『幸運的亞當的
罪』。
原祖父母因所犯的罪本來是該喪亡的,但是,
天主立刻許下的,不是懲罰,是拯救:有一位女人
的後裔要踏破蛇頭 (參創三15)。
天主子基督降生成人,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救贖原祖
父母的生命,以及原祖父母的後代因自己犯的『本
罪』而失落的生命。
祖先吃了酸葡萄,子孫不應該牙齒酸倒;這個概念
也間接說明了,小孩子是有與生俱來的自由和尊嚴
;然而,在耶穌時代的猶太社會,小孩子是沒有尊
嚴的。
正如在昨天的福音讀經裡,主耶穌要肯定和恢復當
時婦女的尊嚴(男人很容易休妻);今天,主耶穌
要肯定和恢復小孩子的尊嚴:『讓小孩子到我跟前
來;天國正是屬於這樣的人』。
其實,所有人,不論年齡,都是有天賦的尊嚴的、
都是 天主的小孩。
過兩天,我們慶祝聖母肉身的升天,正是表達了所
有亞當後裔的人性因耶穌的救贖得到改造後的光榮
命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