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福貝尼杜 (Bd.Benildus)
8月13日
主曆一八六二年
真福伯多祿羅蒙森生於主曆一八○五年,原籍法國
杜萊;杜萊的教堂很華麗,六月十三日,伯多祿在
這教堂領受洗禮。
十二年後,伯多祿在這教堂初領聖體,並由克肋孟
主教給他施行堅振。
伯多祿幼年時隨父親到格肋孟城遊玩,路上,遇見
一位穿黑色長袍、道貌岸然的修士;伯多祿就問他
父親這是甚麼人 ?
父親告訴他 : 這修士是公教學校兄弟會的修士。
公教學校兄弟會的創辦人是聖若翰喇沙,專以教育
兒童、主要是貧窮人家的兒童為宗旨。
伯多祿聽了非常感動,他對公教學校兄弟會很感興
趣,立志日後長大了,要入公教學校兄弟會修道。
父母見孩子年紀還小,對他這計畫既不贊成,也不
反對;不久,公教學校兄弟會在里洪創立學校,他
們就送伯多祿去讀書。
伯多祿十四歲那一年,要求入公教學校兄弟會備修
院;修院當局對伯多祿的品德很滿意,卻因他年齡
太小,暫時不能錄取。
伯多祿很有耐心地等候了兩年,再去報名;他父親
為了測驗他是否真的有修道的決心,便哄他說 : 『
假如,你離開家,到修院去的話,我一文錢也不給
你』。
伯多祿很溫和地回答道 : 『假如,爸爸要這樣做,
我一點兒也不反對;我以現世暫時的財物換取天國
永遠的財寶,還有比這更上算的事嗎 ? 』
就在主曆一八二零年的秋季,伯多祿領受了父母的
祝福,離家,進入格肋孟初學院。
入初學院十二個月內,伯多祿有種種跡象顯示他的
聖召是堅定的;他的神師說 : 『這位青年修士將成
為我們修會的光榮』。
伯多祿領受會衣時,取貝尼杜為名。
初學期滿, 貝尼杜被派往里洪學校接受教育兒童的
訓練;除了實習教書以外,有時,他擔任修院雜務
,例如烹飪一類的工作。
貝尼杜發聖願僅兩年,已擔任管理 里洪學校的重要
職務;後來,他的一位學生說 : 『貝尼杜修士好像
天神一樣善良,他是一位良好的教師;他督促我們
讀書,一點兒不疏忽,成績惡劣的同學,他全力予
以幫助;他所教的學生都通曉要理』。
貝尼杜管理學校的成績非常美滿;三十六歲那一年
,他被派往沙奇任修院院長,並在該地開設學校。
貝尼杜領導的修士受到城內居民的熱烈歡迎;人們
請貝尼杜開設夜校,供失學的成年人補習;教育當
局頒贈獎章給貝尼杜;他的學生對他都有良好的評
語,這些評語記在學校的紀念冊上。
貝尼杜最傑出的優點是他的宗教教育,他曾這樣寫
著 : 『我是為了傳教工作生活的,我必須好好指導
學生;假如,因為我管教不嚴,一位學生日後墮落
,我的生活還有甚麼意義呢 ?
我願意以講授要理做為我的終生職業』。
貝尼杜是講解要理最理想的人物;他對神學和其他
學術具有豐富的知識,他的道德尤其高人一等,給
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。
學生常說 : 『當貝尼杜修士上宗教課的時候,大家
都聽得津津有味,覺得時間過得太快』。
一位學生說 : 『貝尼杜講永遠的真理時,態度多麼
誠懇、熱烈,他的話常在我們心頭,終生不會忘記
;他的話句句打入我們的心坎,我們聽了異常感動
,對過去的錯誤,感到莫大的後悔』。
稱讚貝尼杜的,不僅是他的舊日學生;學生的家長
、本城的往見會修女、本城的神職人員都口口聲聲
說貝尼杜是一位賢良的導師。
本堂區一位神父說 : 『貝尼杜非但在聖堂裏唸經的
時候像天神一樣,他無論在甚麼地方、無論在甚麼
時候,都像天神一樣;甚至,在園圃種菜的時候,
也是如此』。
貝尼杜對他的修會懷有無比的愛戴之心;有一次,
修會遭遇很大的困難,他說 : 『即使我山窮水盡,
每天,只吃番薯,我也絕不脫離修會; 天主賞賜
我入會,這是祂的大恩典』。
人們批評貝尼杜的工作道 : 『他這樣一天到晚忙著
,為的是甚麼 ?
為了物質享受嗎 ?
修士的生活是最清苦的。
為了求名嗎 ?
修士根本不求名。
貝尼杜的目標是謀取個人的聖化、是為了基督工作
』。
貝尼杜去世後第五年,一位神父參觀巴黎公教學校
兄弟會總院,院裏有三十二位初學修士是沙奇來的
,他們全部是貝尼杜舊日的學生。
主曆一八六二年正月,貝尼杜患重病; 天主聖三
瞻禮前一天,他抱病到聖堂布置,準備第二天重發
聖願;他對學生們致最後遺訓道 : 『孩子們,你們
為我求 天主,我很感激;可是, 天主要叫我去
了,將來,我一定為你們祈求』。
八月十三日,貝尼杜安逝主懷;十五日,聖母升天
瞻禮,當天,舉行他的葬禮;從那一天起,到貝尼
杜墳墓朝聖的人便絡繹不絕。
主曆一八九六年起,教廷開始審查貝尼杜被立品案
;主曆一九四八年,貝尼杜被榮列為真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