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十九日,在周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,教宗
方濟各繼續講解《宗徒大事錄》,尤其闡釋聖神降臨的
事跡(參閱:宗二1~4)。
當時,宗徒們與聖母瑪利亞聚集在最後晚餐廳祈禱時,
聖神「出乎意料地」降臨。
教宗解釋道,祈禱有如「肺葉」,「給每個時代的門徒
帶來呼吸;缺少祈禱,一個人無法成為基督的門徒」。
聖神的降臨,「好像暴風颳來」,令人想到
天主最初噓的一口氣(參閱:創二 7)。
隨著暴風而來的是火焰,教人不禁想起燃燒的荊棘叢(
參閱:出三 2);按照聖經的傳統,「 天主的顯現伴
隨著火焰而來」。
教宗表示, 天主在火焰中傳達祂活力充沛的聖言;而
且,火焰本身表達了『 天主溫暖、光照和試驗人心』
的化工。
在西乃山上,我們聆聽 天主的聲音;五旬節那天,在
耶路撒冷,是伯多祿起身發言;儘管,他曾軟弱地否認
耶穌,可是,他一旦充滿聖神,說話便鏗鏘有力,能穿
透人心;因為,『 天主召選了世上懦弱的,為羞辱那
堅強的』(參閱:格前一27)。
接著,教宗說:「教會在愛的火焰中誕生」;那火焰在
五旬節爆發,展現出復活主強而有力的聖言充滿了聖神
,宗徒的話語也同樣充滿聖神,『從而變得簡單易懂,
彷彿同時翻譯成所有語言』,此乃真理與愛的語言,它
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,即使是目不識丁的人也聽得懂。
此外,教宗也將聖神稱為「共融的工匠、修和的藝術家
,祂懂得如何消弭猶太人和希臘人之間的隔閡,移除奴
隸與自由人之間的障礙物」。
聖神協助教會跨越人的限度、罪惡和醜聞,促使教會成
長。
最後,教宗總結道,「唯有 天主聖神能使每個處境富
有人情味和友愛精神,首先從接納祂的人開始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