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來,為給愛的真理做證
(乙年常年期第三十四主日)
達七 13~14;默一 5~8;若十八 33~37
本主日是禮儀年的最後一個主日,教會邀請我們慶祝
基督普世君王節。
歷史的結束將會是最終的、永恆的基督王國的來臨;
在創造世界的時候,基督就與 父在一起,在最後、
世界的末日,基督也將與 天主父一起審判世界。
今天的三篇讀經都向我們講到這個王國 :
第一篇是達尼爾先知的預言,他在一個夜晚的神視中
看到一位相似人子者,從 天主父接受一切權柄。
第二篇讀經是默示錄,承認基督為王、統治一切。
福音選自若望記載的耶穌苦難,在那裏,耶穌以無上
的尊嚴宣稱自己是王;但是,不是政治性的君王。
在福音片斷中,耶穌處於被屈辱的狀態,在羅馬政權
前,祂受到指控。
祂被逮捕、捆綁、侮辱、指責;現在,祂的敵人正在
竭盡全力將祂送上十字架極刑;他們將祂押到比拉多
前,如同一位政治犯、如同一位自稱的猶太王。
比拉多做審判,質問耶穌:『祢是猶太人的王嗎?』
耶穌並沒有馬上回答他,反而是先問了他一個問題:
『這話是由你自己說的?或是別人論我、對你說的?』
比拉多回答:『莫非我是猶太人?祢的人民和司祭長
將祢交付給我;祢做了什麼?』
對耶穌的訴訟,並不是比拉多要做的,是猶太人的頭
目們,是他們將耶穌交給羅馬統治者,指責耶穌是一
位危險的人物、是羅馬政權的敵人。
這種情況很特殊、很醜陋;但是,在歷史中卻常常被
重演。
為了大眾的利益,許多慷慨的人常常被批判、被指責
,甚至,試圖將他們判刑,為了抵制他們行動;因為
,他們可能威脅到掌權的人、富人和那些擔心自己的
私利受影響的人們。
然後,耶穌回答比拉多,祂肯定自己的國不是政治的
國:『我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;假使,我的國屬於這
世界,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,使我不致於被交給猶太
人;但是,我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』。
很明顯,耶穌沒有任何政治野心。
在增餅的奇蹟後,人們被這個奇蹟興奮,他們要求祂
做他們的王,去推翻羅馬帝國在巴勒斯坦的統治,並
建立一個他們認為的 天主的國。
但是,耶穌知道, 天主的國不是這一類、不是建基
於武裝和暴力;因此,祂躲到山上去祈禱,留下失望
的人群。
現在,在比拉多面前,祂提醒比拉多,在革責瑪尼山
園,祂的弟子們並沒有為了使祂不被捕而戰鬥:『假
使,我的國屬於這個世界,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,使
我不致於被交給猶太人』。
在對於耶穌苦難的記載中,我們看到弟子們也有政治
想法,他們曾經希望耶穌靠武器建立一個地上的國。
在革責瑪尼山園,伯多祿曾經抽出劍保護耶穌;但是
,被耶穌制止了。
耶穌不希望受到武器的保護,祂是要承行 天主父的
意志,建立 天主父的國,這個國不是通過武器,是
通過無限的慷慨、通過祂奉獻自己的生命。
天主的國完全的與地上的國、政治的國不同。
比拉多很驚訝耶穌的話,就做結說:『那麼,祢就是
王了?』
這是另外一種類型的王;但是,無論如何,是王。
耶穌肯定的說:『你說的是;我是君王』。
政治權力不是唯一的權力,有另外一種權力更加強大
,它靠的不是人力;耶穌來,就是靠了這種權力、為
真理做證。
祂對比拉多說:『我為此而生、為此來到世界上,為
給真理做證』。
很顯然,這裏,耶穌指的是 天主的真理,祂不是指
某種科學真理,是一個更加深刻的真理、
天主的真理;事實上,是一個愛的啟示的真理。
新約所啟示的真理是: 天主是愛(若望一書),要
建立的是愛的天國。
無可懷疑,耶穌要建立的是一個正義的國、神聖的國
;但是,首先是愛的國。
誰向愛敞開自己、聆聽耶穌的見證,並且接受祂,就
會進入 天主的國。
在倍受屈辱的景況下,耶穌面對比拉多,卻完全展示
了祂自己的光榮與尊嚴;那是遠至極限的愛,祂付出
自己的生命,為了自己所愛的人;這就是耶穌的國的
啟示。
這個真理的國、愛的國,不斷地擴大,直到建立一個
統一的國。
建立在武裝權力上的國是脆弱的,一段時間後、或者
長或者短,總會被毀滅,它的位置會被另外一個武裝
力量所代替,如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一樣。
但是,耶穌的權力不會因為武裝權力毀滅,祂的國更
加根深柢固,紮根在人心裏,誰接受祂,就會進入驚
喜的平安和完滿。
在第一篇讀經中,達尼爾先知預言一位類似人子者的
權力:『我在夜間的神視中觀望,看見一位相似人子
者乘著天上的雲彩而來,走向萬古長存者,隨即被引
到祂面前。
祂便賜給似人子者統治權、尊榮和國度,各民族、各
邦國及各異語人民都要侍奉祂;祂的王權是永遠的王
權,永存不替;祂的國度永不滅亡』。
先知的話可能被誤解;因為,他用的是通俗語言,並
沒有區別真理和愛的神國、或者是武器和人的野心的
國。
無論如何,他使我們明白,耶穌的國永不滅亡,那是
一個永恆的國、一個永遠不會被毀滅的國,這正是因
為它有一個永遠不會滅亡的基礎:真理和愛。
第二篇讀經是默示錄,這裏,肯定我們也會分享耶穌
基督的權力;我們高呼願光榮和權能歸於那愛我們,
並以自己的血解救我們脫離我們的罪過的時候,我們
也宣認:祂使我們成為國度、成為侍奉祂的
天主和 父的司祭的那位』。
這裏談的是司祭的國、一個建立在與 天主關係基礎
上的國,不是政治的國。
靠著祂的祭獻,耶穌將我們帶入一個與 天主深刻的
關係內,一種父子關係、一種互愛的關係;這種關係
就展示在世界上。
如果,我們真正的是耶穌的弟子,我們的存在就會在
世界上留下我們的記號,成為世界的光;因為,一點
點、一步步,我們會給世界帶入更多的正義、更多的
愛與和平。
默示錄的作者接著宣告耶穌的第二次來臨,為了審判
世界、建設 天主的國:『看!祂乘著雲彩而來,眾
目都要瞻望祂』。
這個形象與達尼爾先知的神視非常吻合,那裏談的也
是一位相似人子者乘著雲彩而來。
『連那些刺透祂的人,也要瞻望祂,地上的各種族要
哀悼祂』;耶穌給予我們悔改的恩寵,這是建立祂的
天國的前提條件。
最後,耶穌說:「我是『阿耳法』、我是『敖默加』
,那今在、昔在及將來永在的全能者 上主 天主!」
耶穌、 天主之子,與 天父同性同體,過去,祂是
,今天是,將來,永遠是那一位,來建立
天主的真理和生命的國度,神聖的、恩寵的、正義的
、愛的與和平的國度。
作者:阿爾貝.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