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同一的聖神、同一的使命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(五旬節主日日間彌撒)

 

本主日是五旬節,或者說,聖神降臨節;彌撒中兩篇讀經

和福音分別取自宗徒大事錄第二章第一到十五節;聖保祿

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第十二章第三到七以及十二到十三

;聖若望福音第二十章第十九到二十三節。 

讀經一記述聖神降臨的現象及其效果,現像是彷彿暴風的

聲音和將在每人頭上如火舌的形像。

「風」,在舊約聖經中象徵       天主的來臨;耶穌也把聖神

比做「風」。

「火」,在舊約聖經中是       天主顯現的外面現象,指淨化

的行為。

洗者若翰已預言,耶穌所施的洗禮是「以聖神和火」。

火舌的形像停留在宗徒和其他聚在樓房中的人頭上,表示

賜給他們說萬國方言的恩典;這是聖神降臨的一個效果。

五旬節日一到,眾人都聚集一處; 忽然,從天上來了一陣

響聲,好像暴風颳來,充滿了他們所在的全座房屋。

有些散開好像火的舌頭,停留在他們每人頭上,眾人都充

滿了聖神,照聖神賜給他們的話,說起外方話來。

那時,居住在耶路撒冷的,有從天下各國來的虔誠的猶太

人; 這聲音一響,就聚來了許多人,都倉皇失措;因為,

人人都聽見他們說自己的方言。

他們驚訝、奇怪地說:「看,這些說話的不都是加里肋亞

人嗎﹖怎麼我們每人聽見他們說我們出生地的方言呢  ﹖

我們中有帕提雅人、瑪待人、厄藍人和居住在美索不達米

亞、猶太及卡帕多細雅、本都並亞細亞、夫黎基雅和旁非

里雅、埃及並靠近基勒乃的利比亞一帶的人,以及僑居的

羅馬人、 猶太人和歸依猶太教的人、克里特人和阿剌伯人

;怎麼我們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話講論       天主的奇事呢  ﹖

眾人都驚訝、猶豫, 彼此說:「這是什麼事 ﹖」

另有些人卻譏笑說:「他們喝醉了酒!」

伯多祿就同十一位宗徒站起來,高聲向他們說:「猶太人

和所有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!請你們留意,側耳靜聽我的

話    ! 這些人並不像你們所設想的喝醉了;因為,纔是白天

第三時辰。

在讀經二裏,聖保祿宗徒講述闡述有關神恩的道理。

神恩,是  天主聖神賜給人的才能;聖保祿宗徒把教會和

人身相比,來說明聖神分賜各種神恩不是為某人的個人私

益,是為對全教會的服務。

弟兄們,除非受       天主聖神感動,沒有一個人能說:「

耶穌是主」的。

神恩雖有區別,郤是同一的聖神所賜;職份雖有區別,郤

是同一的主所賜; 功效雖有區別,郤是同一的      天主在一

切人身上行一切事。

聖神顯示在每人身上雖不同,全是為人的好處; 就如身體

只是一個,郤有許多肢體,身體所有的肢體雖多,仍是一

個身體;基督也是這樣。

因為我們眾人,不論是猶太人、或是希臘人、或是為奴的

或是自主的,都因一個聖神受了洗,成為一個身體,又都

為一個聖神所滋潤。

福音講述,耶穌在復活的當天晚上,顯現給祂的門徒們,

祂賜給他們聖神、授予他們赦罪的權柄,並對他們說:『

願你們平安!就如       父派遣了我,我也同樣派遣你們」。

一周的第一天晚上,門徒們聚在一起;因為,怕猶太人,

把門戶關上。

耶穌來了,站在中間,對他們說:「願你們平安!」

說了這話,就把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。

門徒們看見了主,就歡樂起來。

耶穌又對他們說:「願你們平安!就如       父派遣了我,我

也同樣派遣你們」。

說了這話,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:「你們領受聖神吧!

你們赦免誰的罪,誰的罪就赦了;你們存留誰的罪,誰的

罪就留下」。

在記述耶穌復活後的又一次顯現時,聖路加福音也提到,

耶穌把自己的手和腳伸給門徒們看;在聖路加的記述中,

耶穌的這種動作是為安定祂自己門徒們的心,叫他們不要

害怕;因為,站在他們面前的不是鬼,是祂本人。

在本主日彌撒的若望福音中,卻沒有路加同樣的含義;在

若望福音中,耶穌的動作應該是為強調祂所說的話;耶穌

對自己的門徒們說:「願你們平安!」然後,把手和肋膀

指給他們看,這是向他們表示:祂的受難、死亡和復活,

是祂給他們帶來平安的根源;祂手和肋膀的傷痕,是祂深

愛世人的證明。

聖若望宗徒把耶穌的這次顯現安排在祂復活的當天晚上,

也有同樣的用意,目的無非是在強調,聖神降臨與耶穌的

受難、死亡和復活之間分不開的關係。

主內的兄弟、姐妹們,本主日是聖神降臨節,或者是說,

聖神降臨瞻禮;這瞻禮慶祝的對象不是       天主聖神,是祂

的降臨。那就是說,是教會領受       天主聖神這恩典,同時

被派遣去執行耶穌託付給她的使命。

彌撒中的第一篇讀經和福音都談到聖神降臨;讀經一著重

於描述教會領受       天主聖神這恩典;福音則強調,教會被

派遣去執行耶穌託付給她的使命。

在第二篇讀經裡,聖保祿宗徒要我們記得︰我們眾人在領

受聖洗聖事時,領受了同一的       天主聖神,為的是要形成

一個同一的教會。

兩篇讀經和福音內容都很豐富,我們依據集禱經的指示,

將它分做兩點來講。

這篇經文有兩個凸出的字眼︰一個是教會、另一個是聖神

的恩寵。

教會只有一個,卻分佈在世界各國和各民族間;聖神的恩

寵充滿寰宇,但是,要在信徒們心中完成

天主的神妙化工。

從這裏,我們看出兩個問題︰一個關於『一與多』、另一

個關於『內心與外表』。

『一與多』,是指普世與地方教會;新編《       天主教教理

》說得好,在基督信徒用語中,『教會』一詞,是指禮儀

的集會,也指地方團體或整個的普世信友團體;事實上,

這三種意義是不可分的。

『教會』,是       天主在整個世界所聚集的子民,她存在於

地方團體之中,並在禮儀的聚會中實現,尤其以感恩祭的

聚會為主,教會的生命源自聖言及基督聖體,且藉此成為

基督的奧體。

因此,嚴格而論,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的關係不可以聯合

國與中國、或中央政府與省政府的關係來比喻;她們之間

的關係應該用合一和共融來表達。

這就是聖保祿宗徒所說的,因為只有一個身體和一個聖神

,正如你們蒙召,同有一個希望一樣,只有一個主、一個

信德、一個洗禮;只有一個       天主和眾人之       父,祂超越

眾人、貫通眾人,且在眾人內。

第二點,『內心與外表』,是指聖神的恩寵與教會的聖統

組織;關於這點,新編《       天主教教理》也有其解釋︰

五旬節那天,隨著       天主聖神有形的降臨,教會終於出現

在世人的眼前;真的,       天主聖神的降臨給人類的救恩史

打開了一個新的時代,叫做教會的時代,從此以後,直到

祂再次的來臨,耶穌基督要藉著教會的禮儀來顯示、表現

和分賜祂的救世功效。

在這教會的時代中,耶穌基督要以一種新的、特殊的方式

臨在教會中,在教會中和教會一同活動;這就是在東方和

西方教會的傳統上所共識的「聖事式的救世計畫」。

所謂「聖事式的救世計畫」,就是在舉行教會禮儀中分賜

基督逾越奧蹟的救世功效。

由於現行的聖事性救世計畫,聖神的恩寵固然是在信友的

內心發生其作用,卻是要藉著有形可見的教會的服務通傳

或分賜在信友心中。

教宗在普世教會中的特殊地位也是由於這個緣故;新編《

天主教教理》上說︰羅馬教宗繼承伯多祿,對主教們和信

友群眾是一個永久性的、可見的統一中心和基礎。

主內的兄弟、姐妹們,在本主日、聖神降臨節日上,我們

要格外為教宗和教會的合一、共融祈禱。

基督,我們讚美你;亞孟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:阿德里安.諾桑        聖本篤會神父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
    Guodegang

    郭德剛福傳中心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