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教節 (瑪二八 16~20)
張春申神父著
今天的節日,在教會中具有特殊的意義;自從第四世紀
以來,由於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歸依,教會得到國家的
公開承認,從此結束了漫長的被迫害時期。
不久之後,在羅馬帝國之中,她獨受尊重,成為國教,
整個羅馬帝國歸依基督。
此後,帝國邊疆居民當時尚稱為蠻族,漸漸地,在幾位
教宗如聖大額我略的指導下、接受福音;不少偉大的隱
修士,如去不列顛的聖奧思定主教、去日耳曼的聖博尼
法爵主教、去愛爾蘭的聖柏特利克主教,發動了非常成
功的傳播福音運動,歸化了那些蠻族。
於是,在中古時代,現在的歐洲各地幾乎都已信奉基督
宗教;所以,教會的確領受了耶穌的命令,如今天福音
中所說的:「……所以,你們要去、使萬民成為門徒,
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,給他們授洗;要教訓他們遵守我
所吩咐你們的一切」。
在近代歷史中,歐洲幾個強大的國家如西班牙和葡萄牙
,在海上發展版圖,逐漸發現新大陸,亦即今日之美洲
、亞洲、大洋洲等地區之後;不但,在商業上興起極大
發展,而且,在政治上開創了殖民運動。
教會於是也按照耶穌的命令號召 天主子民,去新大陸
各地傳播福音;同時,教廷方面在十七世紀正式建立了
一個今日稱為「萬民福音部」或傳信部的機構,專務向
外傳播福音的工作。
那些尚未信仰基督的地區,稱為「傳教區」;被派往那
裏去傳播福音、樹立教會的工作者稱為「傳教士」。
「傳教區」與「傳教士」,隸屬「傳教部」管轄。
今天,我們慶祝的「傳教節」,主要的目的,便是提醒
全體信友對「傳教」的注意。
雖然,教會逐漸普及各地;然而,還有好多地區,福音
尚未傳到,必需遵從基督訓令,有「傳教士」去播種。
至於有些地區,雖然,教會已經立足;但是,尚未紮根
、成熟,仍需「傳教士」去繼續開墾,建立地方教會。
所以,「傳教節」,是喚醒教會大眾反應耶穌的要求,
注意「傳教」工作,尤其喚醒青年男女答覆耶穌的號召
;為此,這個節日,在那些傳統的信徒國家,更加大事
宣講,報告莊稼多,工人少的具體情況。
可惜,近幾十年來,不少傳統公教國家的教友生活大有
衰落之感;因此,「傳教節」一方面成為那些國家振作
信仰精神的機會;另一方面,在新興的地方教會中,也
鼓勵教友了解教會傳播福音,甚至,向尚未信從基督的
地區有「傳教」的責任。
「傳教」,雖然,是 天主遣派的工作,卻也需要經費
;因此,「傳教節」的第二目的便是,在這一天裏,呼
籲教友慷慨捐獻,世界各地的堂區將「傳教節」所得都
送往羅馬;然後,按照各個「傳教區」的需要,分配給
不同的「傳教」事業。
為此,這個節日,教會非常重視;教宗按例,每年發表
公函,以不同的勸導、促使教會意識傳播福音的使命。
原來,教會中每一身分的教友都能直接或間接,以精神
、以物質來推動「傳教」工作。
那麼,讓我們每人在今天這個節日上反省一下,自己對
於教會「傳教」究竟具有怎樣的態度?
同時決定一下,究竟應當具體地做些什麼?
其實,我們對「傳教」的態度,為「傳教」的貢獻,只
是反映出我們教友對於基督訓令的熱誠與關懷罷。
反省與行動:
1. 我對教會「傳教」工作具有怎樣的態度?
2. 我應當為福傳具體地做些什麼?
3. 我是否為福傳工作努力奉獻?
禱文:
請為 天主子民祈禱
耶穌曾吩咐我們,要到普天下去傳福音;祈求仁慈的
上主,激勵所有 天主子民努力承擔使命,出錢出力
,廣揚福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