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人按摩兼傳福音
隨著中國國內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,許多老人由於患病
、生活不能自理、或是各樣家庭問題,最終被送到敬老
院。面對老齡化問題,教會除了營辦院舍服務外,各地
教友也積極為老人們送上關懷,同時,送去信仰。
在這些義工中,劉增江是從事筋骨點穴按摩已有三十多
年的河北教友;自九八年到了省會石家莊市以來,每個
主日,他都會到教會辦的「進德老年之家」免費為老人
按摩。
這位五十六歲教友最初只跟隨村裡醫生學習基礎按摩;
後來,再到衛生學校學習,考取了執業醫師症;並且,
在不斷實踐中,創造出一套以治病為主的獨特經絡點穴
按摩手法。
劉增江說:「在老人之家,我看著這些老人怪可憐的;
孩子不在身邊,身體又不好,有些真的挺受罪的。
能為他們減輕痛苦,那怕是一點病痛也行;我想,這也
是一種奉獻吧」。
或許,有信仰的人往往能看到一些教外人不容易發現的
內心變化;他說:「有時候,我到養老院,給老人按摩
的時候,有些老人不能說話,他們咿咿呀呀的,我能看
出來他們是挺高興的」。
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,截至二零一零年底,中國
大陸總人口有十三億三千萬,六十歲以上佔百分之十三。
進德老年之家現有老人六十五位,其中,孤寡老人二十
位;老人院常務副院長王花蕊修女說:「大家覺得劉增
江態度很好,說話很柔和,為老人邊按摩、邊聊天,老
人們都比較喜歡他」。
這位邢台教區聖母煉靈中保會的修女指出,劉增江每次
為老人服務約兩個小時,每次,四到五位。
她表示,劉增江在按摩店收費,每五十分鐘,要一百八
十元人民幣。
近兩個月,由於劉增江在北京的按摩店剛剛開張,石家
莊的店祇好交由卅二歲的兒子劉春堂打理。
劉春堂說,從十七歲開始,跟父親學按摩技術,現在,
一直從事這個行業,希望將父親的事業延續下去。
他指出,自己在店裡擺放了一些聖像;有些客人看到,
會好奇問一些問題;就借此機會,給他們講一些
天主教的道理。
劉增江說:「由於新店剛開始,所以,沒有騰出精力;
稍後,等新店慢慢步入正軌後,會繼續為養老院及神職
人員提供服務」。
除了敬老院,劉增江也經常到石家莊的河北神哲學院,
為一些生病的修士、神父按摩。
他說:「修生、神父們主要的問題是腸胃不好;另外,
學校安排體育鍛煉的時間不多;這樣身體都搞壞了。
傳教,需要好的體魄;我希望修生、神父們在注重靈修
的同時,多注意身體」。
石家莊(正定)教區的李神父常受胃病困擾;他說:「
劉增江主日來修院服務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,對於他
的這種奉獻精神,我們真的由衷讚賞。
之前,接受過他的按摩,覺得效果很不錯」。
劉增江指出:「李神父的胃病在很多地方看過;我覺得
,就是之前在修院,為了省錢,吃酸饃饃吃壞的;雖然
,不能幫他治癒;也希望能夠幫他減輕一些病症」。
用按摩技術為他人服務的想法,不僅僅出自劉增江;上
世紀末,大陸興起了一股按摩保健之風;在台灣服務的
瑞士籍吳若石神父致力於推廣按摩;大陸也出版了《章
神父三合一病理按摩方法》,更推進了這種方法。
在劉增江用按摩服務他人的同時,大陸其他地方也有很
多人以此福傳。
華中河南省洛陽教區的「吳若石足道店」就是其一;據
店主曹圓說,目前,足道店以家庭店為主,大陸地區共
十五家。其店面合作人全部為教友,通過足底按摩服務
他人之餘,也藉機傳播福音。
曹圓表示:「到我們店裡的客人,通常都是心理壓力比
較大的;我們通過介紹足底按摩的來源,切入到信仰,
顧客通常都比較感興趣。
有時候,遇到一些佛教徒,我們會找到一些共同點;顧
客也覺得很好接受。
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大家認識 天主」。
當被問及工作中的難題時,曹圓坦承,最困難是招聘;
因為,洛陽教友少,他們想通過教友的服務來達到福傳
的目的,也比較困難。
因此,他的店,現在都是由家人在服務,沒有僱用其他
的人,也沒有學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