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三場默想:
人在謙卑、低下時接近真理
天主喜愛謙卑的人;因為,謙卑的人存在於真理內,
他是真正實在的人。
相反的, 天主懲罰傲慢自大;因為,傲慢,意味著
謊言。
三月九日,在梵蒂岡救主之母小聖堂主持四旬期第三
場默想時,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山(Raniero
Cantalamessa)神父如此表示;教宗方濟各和聖座
的神長們也在場參與。
坎塔拉梅薩山神父當天探討了基督徒的謙卑,將重點
放在聖保祿宗徒的勸言:「你們不可自做聰明」(參
閱:羅十二 3,16)。
神父闡明,聖保祿要我們「對自己有正確適中的評價
,幾乎可稱之為客觀評價」;而且「人在謙卑、低下
時接近真理」。
誠如這位宗徒所言:「你有什麽不是領受的呢?既然
是領受的,為什麽你還誇耀,好像不是領受的呢?」
(格前四 7)
坎塔拉梅薩山神父指出,我們只有罪不是從
天主領受的;因此,『對自己的正確評價』,就是要
承認我們的一無所有。
然而,連聖保祿也坦承,當他深入自己的內心時,「
發現心裡存在另一條法律、發現在自己內的罪惡」(
參閱:羅七14~25);坎塔拉梅薩山神父指明,「那
在我們內的罪惡,首先是自誇、傲慢、虛榮」。
「我們往下深究的旅程結束之際,不會在我們內找到
謙卑,反而是傲慢。
我們發現自己根深柢固的傲慢,而且,我們由於自己
的罪過、並非 天主的罪過,成了傲慢的;這個發現
正是謙卑,因為,它是事實。
透過 天主聖言察覺到這個目標,或者,只是從遠處
瞥見它,就是一個帶來全新平安的莫大恩寵」。
福音為我們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謙卑 ~~~ 真理的典範:
聖母瑪利亞;聖母在《讚主曲》中詠唱道,
天主垂顧了祂婢女的卑微(路一48)。
那麽,聖母的卑微,在此處有何涵義呢?
坎塔拉梅薩山神父解釋道:「這並非謙卑的美德,是
她的卑微狀態,這是為了強調卑微的重要性;因為,
聖母除了自己的卑微以外,並不以任何美德為榮」。
謙卑的美德有一個很獨特的規則:不相信自己擁有謙
卑美德的人,實則謙卑;相信自己謙卑的人,其實不
然。
唯獨耶穌能自稱『心謙』,並且果真如此;因為,這
是真人、真 天主之謙卑的獨一無二特質。
因此,聖母的謙卑美德「只有 天主曉得,她自己卻
渾然不知;其馨香唯有 天主感受得到,散發這馨香
的人卻感受不到」。
此外,坎塔拉梅薩山神父警惕道: 天主聖言和聖母
瑪利亞的芳表引領我們發現自己的一無所是;但是,
我們不該只因為如此,便誤以為自己達到了謙卑」。
事實上,我們必需將主動權從我們手上交給別人,才
能達致謙卑;換言之,就是我們不僅要承認自己的缺
點和過失,還要接受他人的譴責、糾正、批評和羞辱。
最後,坎塔拉梅薩山神父總結道,謙卑不僅對個人的
成聖之路至關重要,也對團體生活的順利運作、對教
會的建設裨益良多。
謙卑有如教會生活的絕緣體、靈修生活的巨大絕緣體
,讓 天主恩寵的電流通過一個人,卻不消散,或者
併發傲慢、敵對的火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