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徒不該彼此分裂
依八 23b-九 1-3;格前一 10-13,17;瑪四 12-23
本主日的福音給我們講述了耶穌開始傳教,包括召收首批
門徒。耶穌的這項傳教活動,正如福音作者明確指出的,
應驗了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,他曾宣佈在一個不受歡迎的
地方從事的使命。
第二篇讀經用頗為特別的方式和我們談了使徒們,讓我們
瞭解到,他們只是耶穌的工具,不能為自己奢望尊高的地
位和重要性。
福音告訴我們,耶穌聽到若翰被監禁以後,就退避到加里
肋亞去了;這是個遠離耶路撒冷的地區,在那裏比較平靜
。那裏也是個受輕視的地區;因為,猶大人、即猶大族的
希伯來人對加里肋亞人不是很尊重。
這個地方被稱做【外邦人的加里肋亞】;對希伯來人而言
,外邦人(民族)和異教徒是同一個詞。因此,上述那句
話也可翻譯成【異教徒的加里肋亞】;那裏居住的各民族
都混合在一起,為此緣故,不被人看重。
耶穌,正是在一個被人輕視的地區開始傳教活動的,格外
有一番意義。這個選擇迎合了祂全部使命的方向:祂一向
關心的是最弱小、最低微、最有需要的人。
聖使瑪竇介紹耶穌傳教之初的活動,是依撒意亞的預言的
實現;福音的作者指出,葛法翁位於則步隆和納斐塔里境
內。在第一篇讀經中,依撒意亞正好講到了這些地方:『
則步隆地與納斐塔里地,通海大路、約但河東,外方人的
加里肋亞』;住在這些地方的民族被視為消失在黑暗中、
【寄居在漆黑之地的人們】。
可見,他們處在受屈辱的環境下;不過,依撒意亞宣佈,
正是這些百姓看見了一道皓光:光輝已射在那寄居在漆黑
之地的人們身上。
在耶穌聖誕之夜的禮儀中,也引用了依撒意亞先知的這段
經文;因為,在這些經文之後,立即談到一位嬰兒的誕生
。無論如何,先知的這個預言的前一部份更適合耶穌的職
務使命;因為,祂就是這道皓光。
事實上,耶穌說過:『我是世界的光』(若八12);因此
,當祂開始宣講時,的確,顯示了這道光。
耶穌用『你們悔改吧!因為,天國臨近了』這句話開始宣
講;祂對悔改的邀請,是建基於一個喜訊之上的、就是:
【天國臨近了】。
希伯來人期待著天國,他們所期待的是 天主的國在塵世
間的體現,這個國度該當改變世界的面貌,給世界帶來正
義、和平、愛和喜悅。
耶穌說,這個國臨近了;可是,祂又說,為進入這個國,
需要悔改。祂這樣說,是在指出,不將天國視為政治國家
,是把它看成經由悔改、在人心中建立的國家;因為,政
治國度是不需要有任何悔改的。
我們該當遠離罪惡,以愛心順從 天主的願望。
否則,天國,為我們每個人就不會實現。
天國,能夠在我們周圍實現;但是,我們不藉著悔改,
讓天國進入我們的心裡,天國就不會為我們實現。
福音的作者接著敘述了頭一批門徒西滿和安德肋、雅各伯
和若望的被召叫。耶穌從傳教之初便願意召收一些人,讓
他們參加自己的使命,這頗有意義。
耶穌不以一個獨來獨往的人物出現,自負沒有任何人的合
作就可完成祂的工程。本來,祂也可以這樣做的;因為,
祂實在是獨一無二的,降生成人的
天主子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比擬的。
但是,祂願意立即召收門徒,讓他們參加祂的救贖工程。
耶穌以這種方式融合了愛的兩個幅度:
對 天父的愛,因為,祂宣講 天主的國。
對兄弟的愛,因為,讓他們參與祂的工程。
祂所召收的第一批門徒,是些正在往海裡撒網的普通漁夫
;耶穌對他們說:『來,跟從我!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
漁夫』。
耶穌的話使他們進入一個全然不同的層次:他們不再是捕
魚的人,而是與人打交道的人,把人從罪惡中解救出來,
給他們真正相稱於人的生命、即 天主子女的生命。
西滿和安德肋立刻捨下網、跟隨了他。
耶穌有非凡的權威,西滿和安德肋立即明白祂是老師、是
上主、救世主,便毫不猶豫地跟隨了祂。
雅各伯和若望正在修補漁網,他們以同樣的方式蒙耶穌的
召叫;他們也立刻捨下漁船和自己的父親、跟隨了他。
從這段經文,我們看到了順從召叫的兩個傑出的例子。
在今天的時代,極需要許多人,年輕的也好,不那麼年輕
的也好,去順從 天主的召叫。
今天,聖召似乎很缺乏;但是,事實上,缺乏的不是召叫
,而是對召叫的回應。
我們應該祈禱,使蒙 天主召叫的人真正做好準備,捨棄
一切、來跟隨耶穌、他們的老師、上主和救世主。
第二篇讀經為我們強調了做耶穌門徒的另一個方面,就是
,門徒們是祂的工具,他們所做的,永遠是耶穌的工程;
祂的門徒們不能企望自己有重要的地位。
保祿宗徒說這些話,因為,在格林多的基督徒間、在對人
物的敬禮上起了紛爭。
有人說:我是屬保祿的;又有人說:我是屬阿頗羅的。
阿頗羅連宗徒都不是;他是很有演講才華的弟子,認識聖
經,極有吸引力。
其他人說:我是屬刻法的;刻法,是耶穌給西滿起的阿拉
美語名字,意思是【磐石】。
格林多的基督徒分成黨派;因為,他們依附不同的宗徒、
依附這些個人。
保祿對這種局面做出強有力的反應;他說,基督徒依附一
位門徒、卻遠離另一位,在他們中出現分裂是不對的。
他問道:難道,保祿為你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嗎?
顯然,為所有人被釘死的只是基督;洗禮是因
父、及子及聖神之名施行的,不是因保祿或伯多祿的名。
我們應當覺悟到 上主的所有司祭的相對重要性;唯一的
老師、唯一的 上主是基督。
傳福音的工程,是祂的工程;使徒們只是他的工具,他們
實在有出眾的特權來參與基督的工程;但是,他們絕對不
能取代基督的地位。
如果,他們取代了;他們就不再是使徒。
因此,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知道,基督藉著使徒們、主教
們和司鐸門繼續祂的工程;我們該全心、全靈地歸於祂,
不要過於看重人的重要性;人只是基督卓越工程的單純的
工具。 作者:阿爾貝.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