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: 教宗方濟各會見秘魯司鐸、會士和修生。
一月二十日,在秘魯北部城市特魯希略( Trujillo )的
聖嘉祿和瑪策祿修院公學,教宗方濟各會見了該國司鐸
、會士和修生;教宗對他們說:『我們的聖召始終具有
雙重幅度:紮根現世、心繫天國;若缺少其中的一個,
我們的生活就會慢慢腐朽』。
在此之前,教宗參觀了特魯希略的主教座堂,並為聖母
獻花。
『記憶』和它所暗含的美德支持我們在時間和歷史中長
大、並結出成果; 天主向我們的先祖許下諾言的記憶
,若鮮活地存留在我們中間,它就是我們喜悅的緣由,
讓我們高唱:『 上主向我們行了偉大奇蹟,我們的確
也覺得滿心歡喜』(詠一二六 3)。
教宗以『富於記憶』為起點來闡釋以下三種美德:喜悅
的自我意識、蒙召的時刻以及具有感染力的喜悅。
喜悅的自我意識
教宗首先談到『洗者若翰的自我意識』;教宗說,若翰
深刻意識到自己只是宣告的人,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指
出道路、開啟進程、創造空間、宣告那帶著
天主聖神的另一位。
然而,我們如何抗拒自命不凡的誘惑呢?
教宗建議道:我們要學會自嘲,這能給予我們精神能力
,讓我們把自己的限度、錯誤和罪惡,還有自己的成就
帶到 天主面前,並喜悅地知道祂在我們身邊。
蒙召的時刻
關於『蒙召的時刻』,教宗引用《若望福音》指出,福
音記載了『門徒與耶穌相遇的確切時間』,我們也要記
得『自己被基督的目光觸動的時刻』;倘若,我們忘記
這時刻,我們就會忘記自己的起源和根源;倘若,我們
失去這些基本的座標,我們就會喪失一位獻身者可以擁
有的最珍貴的東西『 上主的目光』。
教宗進而勉勵道,你們不要忘記,更不要輕視你們子民
樸素、忠實的信仰;你們要懂得歡迎、陪伴和激發與主
的相遇。
具有感染力的喜悅
教宗的第三個反思從聖安德肋宗徒談起;安德肋的使徒
生活始於他最親近的人、即他的弟弟西滿,這幾乎是自
然而然的事,散發著喜悅的心情。
喜悅,是我們發現默西亞的最好標記;教宗說:喜悅,
始終存在宗徒們心中,我們看到安德肋興奮地對弟弟說
:『我們遇見了祂!』
因此,福音的喜樂充滿了那些與耶穌相遇的人的心靈和
整個生命。
最後,教宗總結道:我們的挑戰就是成為團體的工匠和
先知;因為,沒有人能獨自得救。
分化和孤立不是發生在外面的事,仿佛只是世界的一個
問題;兄弟們,我們在團體生活中也會經歷分裂、戰爭
、孤立,這對我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!
成為共融與合一的工匠,意味著要重視差異、懂得每個
人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、做出自己的貢獻,同時也需要
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