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月二十一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
,教宗方濟各談論了嫉妒和忌恨;他指出,這
些醜陋的罪也存在我們基督徒的團體中。
為此,教宗祈求 上主保護我們免於這些罪,
不要用言語殺害他人。
當天,彌撒的第一篇讀經選自《撒慕爾紀上》
,講述以色列王撒烏耳對達味的嫉妒。
達味戰勝培肋舍特人以後,婦女們歡喜高唱:
「撒烏耳殺了一千,達味殺了一萬!」
因此,從那天起,撒烏耳便對達味心存疑慮,
猜忌達味會背叛他;所以,決定予以殺害。
雖然,撒烏耳聽從兒子約納堂的建議,改變想
法;但是,不久後,他又萌生邪惡的念頭。
教宗指出,嫉妒,是一種疾病,它會復發,並
導向忌恨。
「嫉妒,是件醜陋的事!這是一種態度,是個
醜陋的罪。嫉妒或忌恨在心中滋長,有如雜草
叢生,四處蔓延,不讓好草生長。
一切可能使他嫉妒的事都令他難受,讓他心浮
氣躁!這是一顆飽受折磨的心、一顆醜陋的心
;同時,也是一顆嫉妒的心。
從這段經文,我們得知,嫉妒的心導致殺人和
死亡;聖經清楚表明:由於魔鬼的嫉妒,死亡
進入了世界」。
教宗強調,忌恨會殺人,而且,無法容忍別人
所擁有的我竟然沒有的情況。
這種人總是痛苦不堪;因為,嫉妒或忌恨的心
受盡煎熬,那是一顆悲痛難耐的心!
這種痛苦巴不得別人死亡,而且,很多時候,
在團體中,不費吹灰之力,我們就能看到有人
因嫉妒便用言語殺人。
一個人心懷妒意,便開始說三道四;流言蜚語
能殺人。
教宗說道:我要求我自己和所有人都省思聖經
的這段經文,探索我的心中是否有嫉妒或忌恨
之情。
這種情緒總是導向死亡,令我不快樂;因為,
這是一種疾病,老是把他人的好事當成在跟你
做對。這是個醜陋的罪,是許多罪行的濫觴。
讓我們祈求 上主賜給我們恩寵,幫助我們不
向嫉妒和忌恨敞開心門;因為,這些情緒必將
導向死亡。
教宗稱比拉多是一位聰明人;馬爾谷福音記載
,比拉多察覺到,經師長是由於嫉妒才把耶穌
解送到他那裡。
根據比拉多的詮釋,是他們的嫉妒把耶穌推向
死亡。
讓我們也祈求 上主賜下恩寵,使我們絕不因
嫉妒就把堂區的弟兄、姊妹或社區的鄰居推向
死亡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罪過和德行;讓我們多注意
他人的長處,切莫因為忌恨或嫉妒就用流言蜚
語殺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