願你們平安! (復活期第二主日)
主內的兄弟姊妹:
「主真復活了!」
門徒們彼此談論說,主耶穌已顯現給西滿伯多祿(路廿四34);瑪利亞 . 瑪達
肋納也向門徒們報告說:「我見了主!」(若廿18);然後,門徒們又對多默
說:「我們看見了主!」(若廿25)。
直到此時,復活的基督還只是私下地顯現給某些個別的人。
只有在今天的《若望福音》中,尤其是,在多默也在場的復活第二主日,「八
天以後」,主基督才在同一個時間顯現給「十二宗徒」;因此,也只有在今天
的福音中,我們才有了教會的「基督復活的官方見證」和「基督復活的官方見
證人」。
這些基督復活的「官方見證人」就是「十二宗徒」,他們的中心職務,就是為
基督的復活做見證;所以,他們都必須曾經親眼看到復活的基督。
伯多祿在揀選瑪弟亞取代猶達斯的「十二宗徒」職位時,定下了這先決條件說
:「這些常同我們在一起的人中,由若翰施洗起,直到耶穌從我們中被接去的
日子止,應當有一位同我們一起做祂復活的見證人」 (宗一21-22)。
在五旬節聖神降臨後,做為基督徒的條件就立刻從「親眼看到復活的基督」轉
變成接受基督復活見證人的見證,「沒有看見就相信」(若廿29)基督的復活
和復活的基督,並且,如同當時聽到伯多祿做證的些那人一樣,要即刻悔改,
成為熱忱的基督徒:「受洗;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,時常團聚、擘餅、祈禱,
成群結隊地前往聖殿,也挨戶擘餅,懷著歡樂和誠實的心一起進食」。
(宗二41-46)
今天的福音,其實,是在敘述基督徒每主日「團聚、擘餅和祈禱」的禮儀慶典
。若望聖史很清楚地說了,他敘述基督徒主日聚會的目的是要我們「相信耶穌
是默西亞、 天主子;並使相信的人,賴祂的名獲得生命」(若廿31)。他也
勸導我們「不要做無信的人,但要做個有信德的人」(若廿27);並且,敦促
我們同多默一樣,對復活的基督做出堅實的信德宣誓:「我主!我 天主!」
(若廿28)。
我們聽見了宗徒們對基督復活的見證,也相信了復活的基督是主、默西亞、
天主子。那麼,復活的信仰帶給我們什麼真實的效益呢?
復活的信仰帶給我們的就是「平安」。
在今天的福音中,耶穌基督連續三次向我們說:「願你們平安!」
「平安」,是每次敘述基督復活的中心和反複出現的主題:「不要害怕!願你
們平安!」耶穌基督要我們獲得平安,祂也呼籲我們與別人分享這平安。
教會回應基督的呼籲,以「平安」做為教會的生活原則,堅持「相信基督復活
的信仰」是平安與和平的信仰。
為了更明顯地活出這平安的信仰原則,「互祝平安」就成了教會禮儀中很重要
的部份,實際地表達出基督帶給我們的平安。
那麼,基督帶給我們的平安,到底又是怎樣的平安呢?
無可質疑的,當基督向我們說「願你們平安」時,這絕對不是一個一般的問候
而已;耶穌在受苦和死亡前,就給我們許諾了他的平安:「我把平安留給你們
,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;我所賜給你們的,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」(若十四
27);在臨別贈言結束時,耶穌又總結說:「我給你們講了這一切,是要你們
在我內得到平安。在世界上,你們要受苦難;然而,你們放心,我已戰勝了世
界」(若十六33)。耶穌基督在復活顯現時實現了他的許諾,把他的平安當成
一份禮物賜給了我們,使我們都在他內得到「他的平安」。
為耶穌來說,平安,並不是沒有鬥爭或苦難,也不是事事亨通,一如普遍的見
解。為耶穌來說,平安,是一個有實質的東西,是感覺得到、摸得著,甚至,
是可以給出去和取回來的。
當耶穌派遣七十二門徒出外傳教時就對他們說了:「你們不論進了那一家,先
說:『願這一家平安!』那裏如有平安之子,你們的平安就要停留在他身上;
否則,仍歸於你們」(參閱:路十5-6)。
這種「平安」的觀念源自聖經希伯來文的shalom,一個出自動詞shalem 的名詞
;它的意思是內在完整、完好、與和諧的狀態。這種狀態並不一定是沒有鬥爭
或苦難,而是在鬥爭或苦難中仍然保有內在的完整、完好與和諧。
換句話說,它給我們指出,不管必須面對多少生活上的波折和挫折,我們仍然
要讓平安在我們心中做主。
在基督復活後,基督「平安」的恩賜,同時也概括了罪赦、喜樂和聖神的傾注
(若廿19-23)。 這觀點與保祿的見解相符;保祿說,「平安」是藉著
天主子的祭獻,經由傾流在十字架上的血所建立的:「耶穌曾為了我們的過犯
被交付,又為使我們成義而復活。我們既因信德成義,便是藉我們的主耶穌
基督,與 天主和好了」(羅四25~五 1);「 天主樂意叫整個的圓滿居在
基督內,並藉著祂,使萬有,無論是地上的、還是天上的,都與自己重歸於好
,因著祂十字架的血立定了和平」(哥一20)。
當平安成了復活基督的恩賜時,它指向那種有復活基督臨在的正確人際關係,
使復活的信仰成為人真正幸福、喜樂的泉源。
今天,取自《宗徒大事錄》的讀經一,給我們講述的就是,信仰團體正確關係
的典範。在復活基督的臨在下,初期基督徒都一心一德、同舟共濟;他們之間
的關係以和諧與互愛做為標記,在真實生活中互相分享世界的資源:「眾信徒
都是一心一意,凡各人所有的,沒有人說是自己的,在他們中,沒有一個貧乏
的人」(宗四32-34)。
今天,取自《若望壹書》的讀經二,以信仰和慈愛描述基督徒團體如何成為
天主的家庭。首先,這個家庭的成員都是相信耶穌就是基督的人:「凡信耶穌
為默西亞的,是由 天主所生的」(若壹五 1);然後,服從基督的命令,以
彼此相愛表達對 天主的愛:「幾時,我們愛 天主,又遵行祂的誡命,由此
知道我們是真愛 天主的子女」(壹若五 2)。當這互愛的關係建立時,基督
的平安就臨在我們中間,使我們成為 天主的家庭,使我們結出信仰的果實。
當我們「互祝平安」時,讓我們記住這平安的意義。
在禮儀中,「互祝平安」,並非普通的問候,更加不是空洞的舉動。
它一方面準備我們妥善地領受聖體聖事;另一方面,它也邀請我們越過禮儀的
聚會,將平安滲透到我們日常的生活中。因此,讓我們把基督賜給我們的平安
,即我們在禮儀中慶祝的平安落實在日常生活中、帶到世界上,使「互祝平安
」與「促進和平」成為我們信仰基督的團體的使命。 阿們。
~ 張德福神父 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