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月十四日、聖周五晚上,在羅馬鬥獸場,教宗方濟各

將主持公拜苦路禮儀,默想基督的苦難。

今年,撰寫十四處苦路默想的法國籍聖經學家佩爾蒂埃

Anne-Marie Pelletier)女士以現實生活為題材,闡

述       天主在耶穌的死亡中彰顯祂對人類的大愛。

這篇苦路默想的中心思想告訴我們,耶穌走在加里肋亞

和猶大滿是灰塵的道路上,途中,遇到身心受苦的人;

最後,祂在哥耳哥達的丘陵上停了下來,

天主的愛在這個地方達到極致,難以丈量。

面對此景,我們無言以對,內心茫然;       天主對我們的

思慮超過了我們的虔敬。

雖然,佩爾蒂埃做了深奧的神學省思;但是,在十字架

下卻呈現出今日世界它的墮落和痛苦、呼喊和反抗以及

所有呼求       天主的聲音,無論是不幸或戰亂的土地上、

還是破碎的家庭、監獄,乃至超載的移民船隻上,都發

出了這樣的呼聲。

今年的十四處苦路默想,沒有依照傳統風格,它描述的

是耶穌苦難的現實意義,那令人啞然無聲的世界腐惡及

遭到暴行、侮辱、酷刑、殺害的男人、女人和兒童。

是在這混亂不安的現實中,基督的愛和祂救贖眾人的

渴望彰顯出來;       天主自謙自卑,下到我們的黑暗深處

,把祂的慈悲賜予我們。

在耶穌的苦難中,我們也聽到被殺害的隱修士們的呼求

,他們看到了人間的殘忍;祈求       天主讓他們放下屠刀

,也讓我們不以暴易暴。

耶穌死在十字架上,讓人感到驚愕和迷惘;但是,這有

其必要,因為,基督藉此將       天主的無限溫柔帶到世界

罪惡的核心,祂必需進入那聽命和軟弱的狀況,好能抵

達我們因抗命便陷入的軟弱境地。

在苦路的最後一處,耶穌的死亡令我們在靜默中沉思,

溫馨、柔和及憐憫在此時發揮作用:這是       天主和屬於

祂的人的溫馨,是領回耶穌遺體的阿黎瑪特雅人若瑟及

準備為耶穌塗抹香料、向祂告別的婦女們的溫馨。

這些婦女萬萬沒有料到,在主日清晨,她們將看到耶穌

墳墓已空,並且受命去宣報耶穌復活的喜訊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
    Guodegang

    郭德剛福傳中心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