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呼號 上主名號的人必然獲救 丙年四旬期第一主日
申二十六 4-10;羅十 8-13;路四 1-13
四旬期,是教會經過曠野抵達耶穌復活所預許的福地的時期;為此,今天的
福音講的是曠野以及耶穌在那裏逗留結束時受到魔鬼的引誘。
耶穌的回答,果斷又清楚,表示他真是 天主子,順從 天父。
彌撒的另外兩篇讀經則表達對 天主、唯一救主的信德。
在申命紀的篇章中,梅瑟曉諭以色列民向主致敬的方式。
在致羅馬人書中,保祿告訴我們,主對一切呼號他的人,都是富有慈惠的。
福音給我們指出,耶穌受洗後,被聖神領到曠野裏去,受聖神的帶領;這是
說,曠野,是有信仰者身處的一種情況,為在其間接受考驗和增加信德。
那是一個不容易的情況;但是,在那情況中,少不了 天主的助佑,即便他
好像不在似的。
四十天禁食後,耶穌餓了;魔鬼來到他面前,實施第一個引誘,他花言巧語
地說:『你若是 天主子…』;耶穌受洗時曾被宣稱為『
天主子』;魔鬼就以這個頭銜做為他誘惑的基礎。
魔鬼也以同樣的花言巧語來接近我們;比方對我們說:『若你是一位自由人
、若你是一位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主動權的人,你要做這個……正好表示你的
自由和尊嚴』。
事實上,魔鬼所建議的事,正好與所表明的尊嚴意義相反。
魔鬼對耶穌說:『你若是 天主子,就命這塊石頭變成餅吧!』
誘惑在那裏呢?
魔鬼要誘使耶穌為了自己的好處去使用自己的神能。
耶穌是 天主子,他有增餅的能力;他將為群眾,而不是為他自己,行這奇
跡。
耶穌絕不會為了自己的好處,使用因他的 天主子身分而賜給他的權柄。
當他在橄欖園中,兵士們要來抓他時,他不求父派一隊天使來;他知道,他
能夠這麼做;遂向伯多祿表明:『你想,我不能要求我父即刻給我調動十二
軍以上的天使嗎?』(瑪二十六53)
但是,他放棄了這個可能性;因為,他不願有自私的行動,為了他自己而使
用那交給了他不是為救自己、而是為救全世界的權柄。
於是,耶穌回答魔鬼說:『人生活,不只靠餅』。
這句簡短的答覆使人知道,為耶穌,還有比本身利益更重要的事,那就是承
行 天主的旨意。在若望福音中,他對門徒們說:『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
我者的旨意』(若四34)。
耶穌確認,他在任何情況下,通過子的服從與父所建立的關係;他臨終時向
父說:『不要隨我的意願,唯照你的意願成就吧!』(路二十二42)
路加福音中的第二個誘惑頗為庸俗;卻是一種永遠有魅力的誘惑。
魔鬼把一切權勢許諾給耶穌;如果,他跪在他面前,朝拜他的話。
他頃刻間把普世萬國指給他看,對他說:『這一切權勢及其榮華,我都要給
你;因為,全交給我了,我願意把它給誰,就給誰。所以,你若要朝拜我,
這一切都是你的』。
魔鬼自命為天下萬國的主人,所以,他要給誰就能給誰;條件是承認他是主
、是一切的主人。這是虛假的事實,否認了只應對 天主的朝拜。
這第二種誘惑,與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策略相符;有句俗話說『只要目的
是正當的,可以不擇手段』。
然而, 天主的明智與這原則相反;目的正當,並不能為不擇手段辯護。
耶穌註定要成為整個宇宙的主,卻不是用魔鬼提議給他的方式;他將以服從
天父至死的方式獲得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。
耶穌引用了聖經上的一段話,退卻這第二個誘惑,就如他為第一個誘惑所做
的一樣,經上記載:『你要朝拜 上主、你的 天主;唯獨奉侍他』。
這裏,耶穌講的是十誡中的第一誡;世界只屬於 天主,他是一切的主人,
是唯一的主。在任何情況下都當受到承認,絕不應把那唯獨
天主有權受到的朝拜免除。
第三個誘惑更是陰險;這次,魔鬼自己引用聖經上的一段話對耶穌說:「你
若是 天主子,從這裏跳下去吧!因為,經上記載:『他為你吩咐了自己的
天使保護你,他們要用手托著你,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』」。
這是勸人信賴 上主的一篇美麗聖詠中的一節;誘惑在那裏?
這裏,魔鬼建議耶穌去【試探 天主】;也就是試圖把自己的旨意強加給他
。假若,耶穌做了魔鬼建議他做的,就是試探 天主;如此去做,便強迫
天主為了他而介入。
耶穌也拒絕了這個誘惑;他引用聖經中一節說,經上說:『不可試探
上主、你的 天主』;不可用 天主的話替一個惡行辯護。從聖殿頂上跳下
去,是一個自負的行為;因為,要迫使 天主行一個奇跡。
耶穌不接受這建議,這樣,再次啟示真是 天主子。
他是完全服從 天父之子,不試圖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父,卻擔心能否準確
承行 天父的旨意;因為,明白這才是最大的好處。
就這樣,耶穌拒絕了每種誘惑,即便是最具魅力的。
事實上,有些顯而易見的誘惑,當真正願忠於 天主時,是容易拒絕的;但
是,也有些陰險的誘惑,偽裝起來,似乎沒什麼,它們以善良的外貌出現;
為識別它們,需要一個非常誠實的良心。不過,因著 天主的恩寵,還是能
被揭穿和拒絕的。
一切的誘惑都打算破壞人同 天主的關係;這是誘惑者的目的。
他知道,一旦,對某人的引誘成功了,就可對他隨意擺佈;因為,他已經成
為他的奴隸。
可是,聖經和耶穌的聖言邀請我們去認識 天主的寬仁,並生活在對
天主的朝拜和感激之情中。
第一篇讀經把這感激的態度提示給經過可憐、痛苦和受壓迫的生活、來到預
許的福地的以色列民;他們在埃及像奴隸一樣受到了虐待、屈辱和壓迫。
於是,他們向 上主、祖先的 天主呼號; 上主俯聽了他們的哀聲、
上主看到了他們的痛苦和所受的壓迫,就以『強力的手、伸展的臂』,藉行
神跡奇事介入了此事。
當時,理當承認拯救是 上主的工程,他配受感激和敬拜。
以色列人應邀,呈現出 上主賜給他們的田地裏所出產的初熟之物,正是為
了表示這感激之情,加強他們與 天主的關係。
第二篇讀經給我們指出,基督信徒生活其中的情況與以色列人的那個情況相
同,他們也因十字架和耶穌的復活,得到拯救。所以,他們也應該感謝
天主,承認他是偉大的、慷慨的,且是以威能介入。他們應該認出,
天主不僅以威能,更是首先以寬宏大量的愛介入。
保祿使我們明白,被拯救的秘密是信德;他肯定地說:『如果,你口裏承認
耶穌是主,心裏相信 天主使他從死者中復活起來了,你便可獲得救恩』。
這句話表達了基督信仰的主要內容:在耶穌為了拯救世界交付了他自己的生
命後, 天主進行干預,把耶穌從死者中復活起來。
保祿提醒我們【心裏相信】;心,意味著人的內部深處;不僅指感情的生活
,而且指的是一位聰明和自由的人最深入的生活。
『心裏相信,可使人成義』,也就是為了成為義人、為了免除罪惡;而且,
『口裏承認,可使人獲得救恩』。
『 天主是所有人的主,他對一切呼號他的人都是富有慈惠的』;這是基督
的啟示:救恩,不是只給一個特選的民族預定的,而是在耶穌內獻給所有的
民族、所有善心人士,『凡呼號 上主名號的人,必然獲救』。
四旬期,是適合加深信仰和朝拜 天主的時期;讓我們祈求主賜予恩寵,使
我們能接受他的救恩喜訊;因為,他把 天主的愛帶入我們的生命。
作者:阿爾貝.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