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二十九日上午,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周三
公開接見活動,教宗方濟各繼續以《迦拉達書
》二 19~20 的内容做為省思的主題;這一次
,他論述了『成義』的道理。
教宗强調, 天主的愛使我們衆人白白得救贖
,我們必須積極投入到愛 天主和愛近人的行
動;否則,沒有行為的成義就將留在那裡,埋
在地下,如同死了一樣。
教宗指出,聖保祿宗徒在這封書信和《羅馬人
書》中都堅稱因信仰基督成義的事實;成義,
是施予寬恕的 天主慈悲的結果,我們因恩寵
獲得。
教宗解釋道, 天主實行的成義,使我們恢復
了因罪而失去的純真,這是一個轉變的過程:
『我們從罪人成為義人』,而且,『在根基上
,我們是聖的』。
可是,神父,我是一位義人;因為,我履行了
所有的誡命!
不錯;但是,這樣並不能使你成義。
在你之前,有人先使你成義了;有人在
天主前使你成了義人。
是嗎?但是,我是一位罪人!
不錯;你是義人,卻也是罪人。
但是,在根基上,你是一位義人。
誰使你成了義人?
是耶穌基督!
不過,這並不表示,在保祿看來梅瑟法律不再
有價值;相反的,保祿認為,這法律仍是不可
撤回的 天主的恩典,是聖的(羅七12),因
此,有必要遵守誡命。
但是,在這一點上,我們也不能依靠自己的力
量,我們在基督内蒙受了 天主的恩寵,這是
基本重要的,這恩寵是因成義而來,是基督使
我們成義,基督已經為我們付出。
成義,使我們進入救恩的漫長歷史,彰顯
天主的公義。
面對我們不斷地跌倒和欠缺, 天主卻沒有放
棄,祂要使我們成義,並以恩寵這樣做,就是
藉著死而復活的耶穌基督的恩典;教宗因此提
到 天主對我們接近、憐憫和溫柔的風格。
如此一來,信德之光讓我們認出 天主的慈悲
是何等的無限,這恩寵的運行是為了我們的益
處;但是,同一道光也讓我們看到,在
天主救恩工程中與祂合作的責任。
恩寵的力量需要與我們的慈悲善工相結合;因
為,我們蒙召去見證 天主的愛是多麽的大。
教宗提到,雅各伯宗徒的教導補全了保祿的思
想,他認為,『人成義是由於行為,不僅是由
於信德』(雅二24)。
教宗說,這似乎對立,其實,並不對立;成義
,若沒有行為,就會留在那裡,埋在地下,如
同死了一樣。
雖然有,我們卻必須以我們的行為去實現它。
對雅各伯和保祿而言,信德的回應要求我們,
積極投入到愛 天主和愛近人的行動;因為,
那份愛使我們衆人得救,使我們白白地成義,
是免費的!
保祿從他自己的經驗談起,他過去認為『嚴格
遵守戒律就是公義』;但是,與復活的基督相
遇和對祂的信仰使保祿發現,『我們不是靠自
己的努力成為義人,是基督以祂的恩寵使我們
成為義人』。
最後,教宗總結道, 天主透過耶穌的死亡摧
毀了罪惡,將寬恕和救恩永遠賜予了我們。
因信德成義,强調的是恩寵的首要地位,
天主將這恩寵賜予所有相信聖子的人,無任何
區別。
只憑恩寵,我們成了義人, 天主賜予我們衆
人的這恩寵來自於為我們死的基督;成義,因
恩寵而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