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個感恩的人
依五 1~7;詠八十【七十九】12 ~ 16,19 ~ 20;斐四 6~9;瑪二十一 33~43
默想
今日福音的比喻是接著上星期的,對象也是司祭長和民間長老;耶穌說這比喻的時候,是祂
榮進耶路撒冷之後,並且已經和當權者發生過正面衝突;接二連三的比喻,都是耶穌給予他
們震撼性的當頭棒喝。
比喻本身看似有許多犯駁、不合理的地方;我們會問:究竟有沒有如此野蠻的佃戶?在我們
心目中,只有無良地主欺負農民,很少會有兇惡農民欺負地主;所以,比喻的故事在現實環
境中似乎不太可能發生。我們又會懷疑到底有沒有如此笨的地主,他明知佃戶的行為像流氓
,派遣僕人去時,竟然沒有派其他人同去;派兒子去時,也沒有派人去保護他,簡直是送羊
入虎口。
按當時的習慣,如果,地主沒有繼承人,那麼,租用田地的佃戶便可以佔有那些土地;難怪
,佃戶那麼興奮,要殺害主人的兒子。
我們不能用今天的邏輯去看這故事,因為,整個比喻是救恩史的縮影。
天主特別優待以色列人,為他們開墾了葡萄園,圍上籬笆,掘了榨酒池,築了瞭望台;這一
切都是當時以色列人夢寐以求的東西。 天主如此賞識以色列人,並不是因為他們了不起,
他們只是個弱小的民族,不能和中國、印度、埃及、巴比倫、希臘、羅馬等著名古國相比。
這是 天主的選擇、 天主的恩寵,沒有其他理由。
天主揀選了他們之後,對他們極端信任,由他們全權負責自己的產業。當自己派去的使者被
鞭打、被殺害後, 天主仍懷著信心,希望他們回頭;最後,還本著愛心,派自己的兒子去
,希望用愛去嬴取他們;結果,連兒子也被殺。
故事中,耶穌迫使當權者回答該怎麼做,讓他們定自己的罪;故事一方面定了當權者的罪,
另一方面留有餘地,保留他們回頭皈依的機會;耶穌總是等待他們歸來。
故事中,佃戶的行為極不合理;可是,不合理的事偏偏會發生。人的罪,本身就是不合理、
不合邏輯的。 天主當日優待了以色列人,今天, 天主同樣優待了我們,賜我們恩寵,使
我們能夠接納祂。可是,我們有感受到這份恩寵的可貴嗎?
我在中國大陸曾有過趕火車的經驗,當時,車室已擠滿人,候車的乘客只好在火車站外的空
地上等候;黑壓壓的坐滿一大群人,因而,我要在人群中穿插,才能到火車站內。其間,我
強烈地感受到做為基督徒的幸運; 天主為甚麼選擇了我,而沒有選擇我眼前的一大群人?
在十二億中國人中,基督徒佔不到百分之一;我做了甚麼,值得
天主一再照顧?此後,每當處身於人群之中,感恩之心往往油然而生。
基督徒都是新佃戶,故事當日,是希望猶太人能皈依;今天,為我們做新佃戶的總有警惕作
用; 天主既如此優待我們,讓我們不要再辜負 天主的恩寵,結相稱的果實,做個感恩的
基督徒。 ( 作者 吳智勳神父 )
反省與實踐
為什麼,耶穌要用如此愚蠢的地主來比喻最有智慧的 天主呢?耶穌當然也知道自己就是那
將要被殺的兒子,可是,為什麼, 天主就是這麼地不合乎人類的邏輯,竟將祂的恩寵賜給
了罪人?祂對我們的愛到底有多深呢?
我曾否體認過,因自己有幸能夠成為基督徒而感動不已嗎?我曾否希望,能有更多的人可以
享受到這難得的福份啊?我要如何幫助 上主的葡萄園結出更多豐碩的果實呢?
信友禱詞
請為遠離 天主、離開教會的基督徒祈禱
天主聖神不曾離開過他們,禰也了解他們的心思意念,求禰讓他們能夠體會到禰是永遠寬恕
他們、賜給他們恩寵的 天主,使他們願意再回到慈母教會的懷抱。
請為台海兩岸的關係祈禱
求 天主減少兩岸之間的衝突與挑釁,願雙方政府官員能以和平漸進的方式改善兩岸的關係
,使兩岸人民能夠長久享受安和樂利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