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與受苦的人一起受苦
肋十三 1~2,45~46;格前十 31~十一1;
谷一40~45
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
「 小德蘭福傳之友 」指導神師曾慶導神父讀經反省
在舊約時代,可能沒有一種疾病比痳瘋病更讓人
害怕的了;痳瘋病人在社會上可說是與死人無異
,病人的皮膚流膿、發臭、神經系統失去知覺、
肌肉活動能力也漸漸喪失、手指腳趾潰爛變形,
最後,孤獨地死去。
當時,因為這種疾病極易傳染,每個人(包括家
人)都不准與病人有任何肢體的接觸,病人被隔
離在遠處,越遠越好;為此,今天讀經一裡,有
梅瑟法律那種對待痳瘋病人的條文。
對痳瘋病人來說,得了這種病真的是生不如死;
死亡甚至是一個解脫。
明白了他們的慘況,我們更容易了解今天福音中
那位被隔離的痳瘋病人為何在走投無路時鋌而走
險,「違法走近主耶穌」,乞求祂的治癒。
可以想像,那位可憐的病人多麼渴望能回到家人
身邊,重新過正常人的生活!
他知道,主耶穌有能力治好他;所以,他跪下、
乞求說:「只要祢願意,就能使我潔淨」。
充滿憐憫的主耶穌伸手(觸犯禁忌!)撫摸他;
神醫的撫摸,治好了這位充滿信心的病人。
這個感人的故事可給我們基督徒的生活幾個提示:
一、主耶穌給了我們憐憫人的榜樣
雖然,我們不能如耶穌一樣顯奇蹟,在現實生活
中可能也沒有機會接觸到痳瘋病人;但是,我們
應憐憫受苦的人,對他們的苦我們應感同身受,
並盡力以行動减輕他們的困苦。
憐憫的英文字 Compassion 是指「與受苦的人
一起受苦」;主耶穌是最會憐憫人的人。
在這一點上,就算釋迦牟尼也是望塵莫及,不能
與主耶穌相比。
有誰能像主耶穌一樣,為了拯救我於罪惡與痛苦
,受盡痛苦、捨棄了自己的生命,被釘在十字架
上?
一位小女孩走進一家珠寶店,向老闆說,她要買
一份生日禮物給她的小姊姊。
看過琳琅滿目的商品後,她決定買的是一串漂亮
的手鍊;但是,小女孩不知道手鍊價值五十元,
她掏出僅有的五角,莊重地對老闆說:「我願意
用我全部的積蓄,給我的小姊姊買生日禮物;她
現在是我的媽媽,我們的媽媽上星期去世了」。
老闆把手鍊塞進小女孩手中、對她說:「小甜心
,錢妳留著以後用吧;要替我祝妳的小姊姊生日
快樂哦!」
這就是用行動表示的憐憫心,這應是基督徒之心。
二、聖經中,主耶穌的治癒故事都有精神層面的
意義
今天,那位痳瘋病人的疾病可以看做是我們靈魂
上的痲瘋病 : 我們的罪過;我們靈魂上的痲瘋病
也使我們的靈魂「流膿發臭」,且會傳染給别人
,「成為猶太人、或希臘人、或 天主的教會跌
倒的原因」(讀經二)。
靈魂的痳瘋病使我們的靈性生命有如死人一般。
但願我們都能意識到靈魂痳瘋病的嚴重性,看到
罪的可怕,刻不容緩地來到主耶穌前、跪下求祂
說:「只要祢願意,就能使我潔淨」。
慈悲的主耶穌一定是願意且喜悅的,祂早已立下
了告解(和好)聖事等著潔淨我們的靈魂。
有罪時,特别是犯了大罪時,我們懷著真誠悔改
的心到告解亭去接受主耶穌的寬恕撫摸,我們將
會感受到心靈潔淨的輕鬆和喜樂,那是筆墨難以
形容的。
三、從公共衛生的角度,我們不能詬病梅瑟法律
用隔離的方式來處置痳瘋病人
今天,我們不是也會把一些極易傳染的病人隔離
治療嗎?
可惜,梅瑟時代沒有治療藥方,只能隔離。
從身體的痳瘋病轉到靈魂的痳瘋病(罪),我們
是否也要把罪人隔離?
保祿宗徒就曾把格林多一位犯嚴重罪過的基督徒
開除了教籍(ex-communicated),以免他在
團體中造成壞的影響(格前五1~5)。
教會的「訓導、管理、聖化」功能,是有權柄對
犯罪的人採取開除教籍的管理方法,以免「癌細
胞」影響其他健康的細胞;像保祿一樣,教會也
希望藉此行動使犯罪的人幡然悔改,獲得最後靈
魂的得救。
在比較個人的層面,我們特别要時時教導我們的
孩子提防損友;假如,我們有能力影響損友,使
他們改過遷善,我們應該懷著愛德接近他們。
如果,與損友來往只會讓我們自己跟著學壞,就
要果斷地遠離他們;同時為他們的改過不斷祈求
天主,並獻上自己的刻苦犧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