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神父致力幫助柬埔寨的聾人

圖: 畢生為聾人服務的狄孟義神父。

 

在柬埔寨的首都金邊,孩子正在郊區的院子裡玩耍,他們

帶著燦爛的笑容迎接狄孟義(Charles  Dittmeier)神父

有位年輕的女孩用手語問他何時回來。

狄神父來自美國肯塔基州路易維爾總教區,同時也是附屬

瑪利諾會的傳教士;在以往的十九年裡,他一直擔任柬埔

寨瑪利諾聾人發展計畫的主任。

這是在柬埔寨少數協助聾人的組織之一,也是國內唯一為

聾人提供工作技能的機構,以協助他們支援自己及其家庭

七十四歲的狄神父說:「當我一九九七年首次來到這裡時

,沒有任何為聾人提供的服務;老撾和越南都有手語及聾

人學校,可是,當時的柬埔寨甚麼都沒有」。

那時候,狄神父沒想過會把一生大部份時間投放在柬埔寨

;狄神父在路易維爾城成長,成年後,在美國的聾人社群

裡工作。

從事了十三年教書及輔導的工作後,他受到一位同事啟發

,這位同事是在印度班加羅爾的一所學校裡工作,狄神父

決定往當地做志工。

狄神父解釋:「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,我常常渴望自己會

在國外生活和工作;而且我會好好學習他們的言語,致使

他們也不知道我是外國人。

當時,前往亞洲就像要到月球的另一面一樣」。

在印度兩年以後,狄神父回到肯塔基州;但是,他愛上了

亞洲,並參與了「瑪利諾教友傳教士」,那是一個國際的

天主教組織,旨在派遣傳教士出國。

此後,他在香港的瑪利諾會度過了十三年,那裡有一個為

聾人設的堂區,而且,他也在一所        天主教學校裡為聾人

服務。

柬埔寨是另外一個故事;當狄神父來到這貧困的國家時,

政府對殘障人的支援一般都非常有限,對柬埔寨的聾人,

援助幾乎不存在。

狄神父憶述,小團體的發展始於創建自己的手語,並且由

芬蘭的資金和專業知識所支援。

他說:有人拿起杯並問道:『這個的手語你會怎麼做?』

服務就是這樣開始的。

由於缺乏官方的統計數據,因此,根據有參與柬埔寨瑪利

諾聾人發展計畫的人士估計,在全國目前約一千六百萬總

人口當中,約有五萬一千人完全失聰及有五十萬人有聽力

障礙。

到目前為止,瑪利諾聾人發展計畫與教育殘障兒童的「新

家庭(  Krousar  Thmey)」機構,只能夠幫助到二千五

人;狄神父說,這顯示有更多工作需要做。

他補充說,成千上萬的柬埔寨人仍然被他們的苦難,更多

是家人和其他人所孤立,他們經常被錯誤地認為在精神上

不健全。

狄神父解釋:「我們有自己的團隊在村落中游走,當他們

問村長,在村裡有沒有聾人時,他的回答是:『沒有;但

是,我們有位瘋女孩,她製造很多奇怪的聲音,也不聽自

己父母的話』。

他們不知道甚麼是失聰,而且也不知道要為聾人提供教育

」。

當新的學生來參與瑪利諾聾人發展計畫時,他們的生活得

到提升。

狄神父說:「這要他們花兩、三星期,才能發現監獄裡的

其他人都是聾的;這之前,他們都假設其他人是在聽。

他們學會溝通、發展友誼,他們終於能重新生活;對我們

來說,這是最有價值的」。

狄孟義神父工作所帶來的影響,可在受過教育的柬埔寨人

數量上看出來;雖然,這數字仍是很小,卻在穩步增長中

現在,如果有非政府組織的成員在各省巡視並與聾人接觸

,他們都會請瑪利諾聾人發展計畫的人士派翻譯員來幫忙

狄神父說:「現在,有些非政府組織正在聘用我們的翻譯

員;不好的是,我們必須要培訓新的翻譯員;但是,這也

是朝正確的方向邁進」。

狄神父的時間持續不夠用,他除了在瑪利諾聾人發展計畫

服務外,還是金邊一個        天主教英語團體的牧者,該團體

有九百位教友。

但是,他仍然享受自己的職務,並不急於回到肯塔基州退

休;他說:「如果,我的健康容許,而且同時有很多工作

要做,我會留在這裡」。

如果,他需要醫療護理,他會返回美國,不會成為柬埔寨

人民的負擔。

狄神父承認,柬埔寨跟他小時候夢寐以求的異國很不一樣

,這包括德國,他祖輩的地方。

這位花了大半生服務聾人的神父說:「現在,當人們問我

柬埔寨是怎樣時,我總是告訴他們,這裡很熱、很髒、很

腐敗;但是,這是一個好地方,我在這裡很舒服」。

來源:《十字架報國際版》,天亞社編譯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
    Guodegang

    郭德剛福傳中心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