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女瑪利亞德肋撒蘇貝倫
(Bd.Mary Teresa de Soubiran)
10月20日
童貞,助佑聖母會創辦人,
主曆一八八九年
蘇貝倫是歐洲的一個大族,照譜系推算,她和聖王路易
、聖愛列沙、匈牙利的聖婦依撒伯爾、歐洲一半的皇族
都有直接或間接的淵源。
福女瑪利亞德肋撒蘇貝倫生於一八三五年五月十六日,
自幼接受良好的宗教教育;她的叔父路易是一位神父,
熱心指導她修務聖德。
瑪利亞十九歲時,路易神父組織了一個女教友的善會,
會員共同修道,矢發「暫時的」服從和貞潔聖願。
這種善會的宗旨是很好的;可是,瑪利亞還嫌會規不夠
嚴厲,她渴望加入加爾默羅會。
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考慮,並徵求神長的意見後,瑪利亞
決定加入這善會,那是一八五四年的事;不久,她當選
善會會長。
在幾年內,善會迅速發展,成績非常美滿;修女放棄自
由使用個人財產的權利,開辦孤兒院。
主曆一八六三年,瑪利亞徵求都魯士仁愛會修院院長的
意見後,舉辦退省神工;退省神工的方法依照聖依納爵
的神操辦理。
在這次退省神工中,瑪利亞獲得神示,知道
天主的聖意要她創辦一所新的修會,奉「助佑聖母」為
主保。
這修會的組織方式完全依照一般正式修會,宗旨專為拯
救世人的靈魂;瑪利亞的叔父路易神父對這計畫表示贊
成。
主曆一八六四年九月,瑪利亞和若干修女遷往都魯士,
正式度新的修道生活。
除了救濟貧童、孤兒以外,修女們主要工作對象為照顧
勞動婦女,她們創建了一座女工宿舍,定名為「女工之
家」。
瑪利亞擬訂的新修會會規,其主要藍本為耶穌會會規;
主曆一八六七年,會規獲得都魯士總主教批准。
主曆一八六八年年底,羅馬教廷頒詔讚揚新修會;主曆
一八六九年,亞米安和里昂先後建立分院。
普法戰爭期內,修女撤退往英國,在英國建立分院。
主曆一八七一年起,方濟加修女擔任修會副總會長,她
全力擴建分院;不久,修會經費缺乏,遭遇經濟危機,
瑪利亞引咎辭職,由方濟加修女繼任會長。
由於種種原因,修會要求瑪利亞退出;主曆一八七四年
,瑪利亞正式出會。
她申請加入聖母往見會和加爾默羅會,但是,未能成功
;最後,她獲准入仁愛會,主曆一八七七年發正式聖願
,那時候,她已有四十三歲了。
瑪利亞精神上所受打擊之大,可想而知;可是,她抱著
自我犧牲的精神,英勇地接受考驗,一切依靠
天主、一切聽憑 天主安排。
瑪利亞退出助佑聖母會之後,與該修會完全隔絕,不通
音訊。
她的胞妹瑪利亞沙勿略也是助佑聖母會的修女,八年後
,該會新的總院長方濟加修女也命令她退會;瑪利亞˙
沙勿略也加入仁愛會,姊妹久別重逢。
沙勿略修女將助佑聖母會的情況告知瑪利亞:助佑聖母
會自瑪利亞退出後,會務一落千丈;瑪利亞聽了這不幸
的消息,非常懊喪;可是,她說道:「我完全服從
天主的聖意,絕對擁護 天主的計畫,雖然,我不明瞭
這計畫的內容」。
瑪利亞患了嚴重的肺病,在病院住了七個月;主曆一八
八九年六月,病勢已告絕望,數月後,與世長辭。
她斷氣的時候,正在舉手劃十字、口中誦唸著:主耶穌
,祢來吧 !
最初,遺體被葬在蒙巴納修院公墓;後來,被迎往助佑
聖母會巴黎總會院聖堂;主曆一九四六年,瑪利亞德肋
撒蘇貝倫被榮列為真福。
瑪利亞的生活精神,在下面一封信裏,表達得很清楚,
那封信是她退出修會後寫的:「你可以想像我內心多麼
痛苦;這種痛苦的強烈程度,只有 天主知道。
然而,這痛苦產生了多麼豐富的恩寵,也只有
天主知道。
這種經驗告訴我一端真理:有了 天主,一切都有了,
其餘的算不了甚麼。
現世一切不能瞭解的事也以這端真理為基礎,我們應當
將一切也寄託在 天主無限的聖愛上。
我不以為我的痛苦是沒有收穫的,我以這痛苦為代價,
獲取了多麼寶貴的教訓,心裡非常興奮。
時間過得真快,一切都有終結的一天,那時候,我們一
定會知道許多事的理由」。
瑪利亞生前曾預言:在她去世後一年內,她一手創辦的
助佑聖母會局勢必將完全改變,她的預言完全應驗。
事實證明,新會長方濟加管理會務的方法絕對錯誤,她
創辦的分院紛紛停閉;五年內,初學院的院址搬了七次。
主曆一八八九年,召開的全體大會,拒絕批准方濟加所
提的改革方案;主曆一八九O年二月,瑪利亞退出助佑
聖母會後十二年,方濟加被迫辭職。
巴黎總主教李卻樞機任命路貝修女為修會的新總會長;
瑪利亞的寃獄獲得平反、她的妹妹瑪利亞沙勿略獲准重
入助佑聖母會。
修會重行按照瑪利亞修訂的方針發展會務,日趨繁榮,
恢復舊日的聲譽,成為教會著名修會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