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開啟交談的管道
依三十五 4~7;雅二 1~5;谷七 31~37
默想
閱讀聖經,能有不同的方法;活生生的聖言能因應需要
產生不同的生活應用,讓我們以今日的福音為例,感受
一下 天主聖言的靈活與啟發性,好能更喜歡閱讀它。
我們可以仔細品味福音故事的每一小節,並引伸出一些
熱心靈修的意義,從中汲取教訓,例如:
耶穌所走的路線:
耶穌和門徒走迂迴的路,由提洛北行到漆冬,再東南行
到加里肋亞、到十城區,歷時很久。
注重神修的讀者便意會到,耶穌願意和門徒多在一起,
給他們培育;我們也應該找機會多與耶穌在一起,讓祂
培育自己。
又聾又啞的人:
這些人境況可憐,生活無奈;可泛指心靈麻木、被世俗
事務支配、耳聽不到福音、口講不出好事的人;這種人
我們身旁多得很。
有人帶來:
這些可憐人不會自己來到耶穌跟前;因此,熱心教友有
責任把這類人帶到耶穌面前,讓耶穌去治療他們。
耶穌帶他離開群眾:
這表示,祂接納了熱心人士的請求;但是,由於回頭不
易,所以,先要離開世俗的環境與牽掛,才容易治療。
手指伸進耳朵:
手指,代表 天主的能力,也能代表聖神;有了聖神,
才能明白福音;否則,「聽是聽,卻聽不見」,仍然是
一位聾子。
用唾沫抹舌頭:
唾沫有治療作用,一方面指耶穌在治療他,另一方面能
指他恢復味覺,嚐到福音的味道。
望天長嘆:
耶穌嘆息人被罪惡纏繞之可憐,亦為人向 天父祈禱。
厄法達:
「開了吧」,這表示,人被釋放了,也顯示耶穌釋放的
能力。
囑咐不要告訴人:
這是耶穌的謙遜,不想別人讚美;這也是基督徒要學習
的地方。
一篇短短的福音,可看出這許多熱心靈修的意義,幫助
我們的信仰和一般生活。
我們也可將福音事件放回整部福音的脈絡去了解,不是
割切式去處理,這樣,較能把握作者想表達的訊息。
馬爾谷在福音的開始就點出主題:「 天主子耶穌基督
福音的開始」,就是指出耶穌是 天主子、是救主,祂
帶來福音。
跟著整部福音的不同事件都在說明耶穌滿全了舊約預言
默西亞來臨時的景象:瞎子看見、啞巴說話、跛子行走
、死人復活,這些情況在耶穌身上一一出現,今日啞巴
說話的奇蹟更是福音中唯一的記載,可見耶穌就是預言
的救主。
這位救主為人帶來新的創造,難怪群眾說:「祂一切都
做得好」,回應創世紀 天主的創造,祂創造的一切都
是好的。
由此可見,這位救主、也是創造一切的 天主。
認識耶穌的身分,是馬爾谷福音主要的訊息,也是我們
信仰的基礎、信仰培育的目標;認識耶穌是誰,才有能
力揹負信仰的擔子。
把握了耶穌的身分,我們可以回過頭來看治好聾啞人的
事件,並汲取較全面的教訓。
聾啞人被封閉在個人的世界裡,無法表達自己,也不像
瞎子那樣容易獲得別人的同情,甚至被扣上「啞毒」的
帽子。
無法溝通是一件痛苦的事,電影「天涯何處覓知心」的
聾啞主角,就因為好友去世,再也找不到能溝通的知心
人,最後,結束自己的生命。
世上有很多心靈聾啞的人,關在無法與人溝通的世界裡
,讓我們祈求耶穌幫助我們,以行動、以手勢、以關懷
、以嘆息對他們說:「開了吧」,打開交談溝通的管道
,認識耶穌是拯救他們離開困境的救主。
耶穌是救主,不光是信仰的宣認,更是生活上的具體經
驗與感受。 作者 吳智勳神父
反省與實踐
我們可以再一次細細品味本次主日福音的每一小節,找
出更多熱心靈修的意義;我們也可以將它記錄下來,做
為本周生活中的提醒與實踐。
「祂一切都做得好極了」;在你的生命中,你是否也能
認識那位奇妙救主的身分?
信友禱詞
請為願意實踐信仰於生活中的基督徒祈禱
耶穌是救主,這不僅是信仰的宣認,更是生活上的具體
經驗與感受;求主幫助基督徒願意將所宣認的信仰實行
在生活中,使我們的信德更為堅定成熟。
請為人們得以彼此接納祈禱
我們生活的環境有太多與眾不同的人,例如思想、膚色
、語言等等,幾乎不可能與自己完全一樣。
也是由於這些相異之處,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誤解
;祈求我們能緊跟耶穌的腳步,與祂一樣尊重每一個人
、也接納每個人,一齊散布和平的訊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