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空虛我們自己,為主耶穌留出空間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乙年將臨期第三主日)

 

依六十一 1-2a10~11;得前五 16~24

 

若一 6~819~28

 

本主日的福音向我們介紹了洗者若翰的見證,在第四部

福音的序言中,我們讀到以下有關若翰的話:「這人來

,是為做證、為給光做證、為使眾人藉他而信」(若一

   7)。

洗者若翰的見證,前一部份是一個否定的見證;在這部

份,我們看到所謂的「忘我的見證」,他否定了自己的

重要性;否定自己,是給        天主留下位子的必需行動。

我們每個人都有自以為是主人、是自己的救主的傾向,

因而自我膨脹,以為自己非常重要;在這個情況下,

天主無法將祂的恩典通傳給我們、不能將祂自己獻給我

們、也不能拯救我們;因為,在我們內沒有祂的位子。

我們既然要為耶穌聖誕節做準備,就該空虛我們自己,

為主留出空間。

洗者若翰便是這樣的謙虛,他也非常明確地顯出了他的

謙虛;福音告訴我們,司祭和肋未人從耶路撒冷來到他

那裏、向他詢問;因為,他的使命令人困惑。

他退避到曠野中,為了過嚴謹的刻苦生活,也為召喚人

們改過遷善、歸於        天主。

司祭和肋未人問他:「你是誰?」

若翰的回答雖不是他們所問的,卻是他們真正想知道的

;他說:「我不是默西亞」。

若翰馬上猜到,他們想他是默西亞(即基督,默西亞的

希臘語的翻譯為基督)、或認為他自以為是默西亞。

因此,他馬上澄清說:「我不是默西亞」。

於是,他們問他:「那麼,你是誰?你是厄里亞嗎?」

瑪拉基亞先知曾以        天主的名宣佈厄里亞先知要再來、

為        天主最後一次進入世界做準備(見拉三23),而且

,所有的猶太人都在等待這一天的來到。

他們問若翰是不是厄里亞 ?

若翰回答說:「我不是」。

關於若翰,路加福音記述了天使向匝加利亞的宣佈:「

他要以厄里亞的精神和能力在        天主前面先行」(路一

17)。這是說,若翰要以相似於厄里亞先知的舉止在

天主前面先行;何況若翰也承認了自己不是厄里亞。

猶太人也在等待另一位人物的來臨;舊約申命紀說,

天主曾經向梅瑟許諾,要給人民派遣一位和梅瑟相似的

知;不過,根據舊約的記載,這位先知還沒有來到。

的確,申命紀的作者在書的結束部份這樣說:「以後,

在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一位像梅瑟一樣的先知」(申三

十四10)。

因此,猶太人所等待的另一位人物,不是一位普通先知

,是申命紀中        天主所鄭重宣佈的先知。

但是,洗者若翰再次聲明,自己也不是這位先知。

司祭和肋未人於是問他:「你究竟是誰?好叫我們給那

派遣我們來的人一個答覆;關於你自己,你說什麼呢?」

若翰便給了他們一個肯定、但非常謙虛的回答,他不說

自己是某某人,只說自己是一個聲音:「我是在曠野裏

呼喊者的聲音:修直        上主的道路吧!正如依撒意亞先

知所說的」。

洗者若翰的整個使命都包含在擔任這個邀請人預備主的

道路的聲音中,必需預備主的道路;更好說,預備默西

亞的道路。

從耶路撒冷被派遣來的司祭和肋未人又問他說:「你既

不是默西亞、又不是厄里亞、也不是那位先知,那麼,

你為什麼施洗呢?」

若翰也再度非常謙遜地回答說:「我以水施洗……」;

因此,若翰的洗禮沒有很大的價值。

接著,他又聲明說:「你們中間站著一位,是你們所不

認識的;祂在我以後來,我卻當不起解祂的鞋帶」。

若翰自稱為先驅,就是走在一位比他更重要的人物前面

的人,這位人物就是耶穌、默西亞。

若翰以後要告訴我們,這位人物要以聖神給人施洗,祂

的洗禮才真正有效(見若一33)。

若翰的洗禮只是等候恩寵的洗禮,並不能將恩寵通傳給

人;耶穌的洗禮要將恩寵、將聖神通傳給人,使人整個

的重生、徹底潔淨他所有的罪、並使他成為

天主的子女。

我們受邀,羨慕並學習若翰的謙遜,我們應該以這樣的

度來為耶穌聖誕節做準備,承認自己沒有能力自救,

絕對需要救主來拯救我們。

第一篇讀經更透徹地說出了這位救主的使命;在依撒意

亞先知的神諭中,基督自己這樣說:「吾主        上主的神

臨到我身上;因為,        上主給我傅了油」。

在希伯來文中,「默西亞」的意思是「傅油」,就是以

傅油的方式來祝聖、因此,依撒意亞的神諭所說的話,

指的是「默西亞」。

祂是要向貧苦的人傳報喜信、治療破碎了的心靈、安慰

一切卑微和受壓迫者的那一位;耶穌的工作便是要將人

從罪惡與被壓迫中釋放出來,祂來到世上,為了帶給人

天主子女的尊嚴和自由,這是只有祂可以通傳給人的。

在第二篇讀經中,保祿邀請我們「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

來臨做準備」,在        天主的恩寵助佑下保持無暇可指。

保祿宗徒勸勉我們,在日常生活中,要常常歡樂、不斷

祈禱、事事感謝;他向得撒洛尼人說:「這就是

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對你們所有的旨意」。

實際上,這也是        天主對我們的要求。

「你們要常常歡樂」,即使事情不如我們所期待的,我

們也應該常常喜樂,我們很有理由喜樂;因為,救主要

來到我們中間。

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喜樂,也是我們為已經得到的一切

所發出的喜樂,這喜樂也來自不斷地祈禱。

保祿說,「你們要不斷祈禱」;因著祈禱,我們能不斷

地與        天主在一起,這種與        天主的緊密相連,在我們

心中注滿了真正的喜樂。

保祿所說的第三點「事事感謝」,是一種懷著感激的愛

;        天主對我們非常慷慨,我們應該常常感謝祂的恩惠

、祂的愛,我們應該在不斷感恩中生活。

我們應該懷著喜樂、感恩的心來為耶穌聖誕節做準備。

在今天的彌撒中,我們祈求        天主打開我們的心來迎接

祂的恩寵,使我們得以在生活中常常喜樂和感恩,並且

勤於祈禱。        作者:阿爾貝.范諾怡        耶穌會樞機主教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
    Guodegang

    郭德剛福傳中心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