撒種的比喻

 

【福音:瑪十三  1~23

那時候,耶穌從家裏出來,坐在海邊上,有許多群眾集合

到祂跟前,祂只得上船,坐下;群眾都站在岸上。

祂就用比喻給他們講論了許多事說:「看,有一位撒種的

出去撒種;他撒種的時候,有的落在路旁,飛鳥來,把它

吃了。

有的落在石頭地裏,那裏沒有多少土壤,因為所有的土

不深,即刻發了芽;但是,太陽一出來,就被曬焦;又因

為沒有根,就枯乾了。

有的落在荊棘中,荊棘長起來,便把它們窒息了。

有的落在好地裏,就結了實:有一百倍的、有六十倍的、

有三十倍的。

有耳的,聽吧!」

門徒們前來、對祂說:「為什麼祢用比喻對他們講話?」

耶穌回答他們說:「因為,天國的奧妙,是給你們知道,

並不是給他們知道。

因為,凡有的,還要給他,使他富足;但是,凡沒有的,

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奪去。

為此,我用比喻對他們講話,是因為他們看,卻看不見;

聽,卻聽不見,也不瞭解。

這樣,為他們正應驗了依撒意亞的預言說:『你們聽是聽

,但不瞭解;看是看,但不明白;因為,這百姓的心遲鈍

了,耳朵難以聽見,他們閉了眼睛,免得眼睛看見、耳朵

聽見,心裏瞭解而轉變,要我醫好他們』。

但是,你們的眼睛有福,因為看得見;你們的耳朵有福,

因為聽得見;我實在告訴你們,有許多先知和義人,想看

你們所看見的,卻沒有看到;想聽你們所聽見的,卻沒有

聽到」。

「那麼,你們聽這撒種的比喻吧!

凡聽天國的話,卻不瞭解的,那惡者就來,把撒在他心裏

的奪去;這是指那撒在路旁的。

那撒在石頭地裏的,即是指人聽了話,立刻高興接受;

在心裏沒有根,不能持久;一旦為這話發生了艱難和迫害

,就立刻跌倒了。

那撒在荊棘中的,即是指人聽了話,卻有世俗的焦慮和財

富的迷惑,把話蒙往了,結不出果實。

那撒在好地裏的,即是指那聽了話又瞭解的人,他當然結

實,有結一百倍的、有結六十倍的、有結三十倍的」。

 

【瑪竇福音中的比喻】

瑪竇福音第十三章記載七個「天國的比喻」,教會將全部

內容連續安排在常年期第十五、十六、十七主日中誦讀。

福音作者刻意避免使用「教導」,而採用「講論」這個字

,說明耶穌的比喻是一種「啟示」,而非「教導」。

在耶穌的話中,天國成為可以被認識和接受的「實體」,

激發聽眾接受,在聽眾之內成長;換句話說,「天國本身

」變成一種「語言的事件」。

福音作者並未單調地一個接著一個地記述這些比喻,在第

一個比喻之後,插入了一個相當長的反省,並且按聽眾的

身分將比喻分為二部分:第一部份是耶穌公開地在群眾前

(瑪十三    1~35)、第二部份則只在門徒團體中(瑪十三

36~53)講述。

廣大的群眾代表不信者,對他們而言,比喻成為一種令人

無法明白的奧秘語言,自然也不會相信;對門徒(象徵的

教會團體)而言,比喻是一種啟示的語言,傳達只有信徒

能夠瞭解的內涵。

本主日的福音是著名的「撒種的比喻」,內容分為三段:

比喻本身(3~9)、耶穌說明比喻的用意(10~17)以及

比喻的解釋(18~23);這三段內容也顯示出這個比喻在

初期教會中發展的三個階段。

 

撒種的比喻】

 類似這樣簡短的比喻,應該可以回溯到歷史中的耶穌口中

,其意義應該在宣講天國的背景下來瞭解;比喻的重點,

並不在於「撒種者」或不同的「地形」,而是代表天國的

「種子」。

耶穌在宣講天國的過程中也許會遭遇到挫折;因為,人們

沒有從祂的話中察覺天國的臨在。

撒種的比喻,先對「失敗」做了相當詳細的描述;但是,

重點則是最後的豐碩成果。

耶穌有關天國的宣講,就有如撒下的種子是有效力的;因

為,       天主一直在工作,不論有多少困難阻撓,

天主的國必要實現。

 

有耳的,聽吧!】

比喻表達出天國的兩個特徵:一方面、天國的來臨,是

天主的許諾和作為;另一方面、天國並不強迫人接受,因

此,比喻以「有耳的,聽吧!」做為結束,這是一個呼召

,邀請大家相信、接受福音喜訊。

 

為什麼講「比喻」?】

耶穌對群眾講完比喻後,轉向門徒們解釋祂為什麼說比喻

10~17),由其內容可以判斷,這些話是針對不相信的

猶太人說的。

這段經文反映初期教會在耶穌復活事件之後,便開始把比

喻應用於不同的具體情況下;在猶太文化中,比喻的目的

原本是借用一些圖像好更有效地闡明事物的意義,這應該

也是耶穌說比喻的用意;但是,初期教會卻把它用來解釋

一個難以理解的事實:為什麼大多數的猶太人不接受耶穌

的啟示。

天國的奧妙是只給門徒們知道的;因為,「凡有的,還要

給他,使他富足;但是,凡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

奪去」。

這是聖經中常見的「被動表達」方式,說明這是

天主的作為;只有相信的人才會瞭解,而且       天主要賞賜

他們更深的領悟;那些自我封閉的人,不但無法明白,而

且將陷入更深的無知中。

對瑪竇而言,凡是不屬於門徒團體的人便是不能明白的人

,他們雖然看到、聽見、也經驗了在耶穌身上所實現的救

援,卻封閉了自己的眼和耳,這是他們自己的過錯;因此

,耶穌只用「比喻」對他們說話。

作者引用依撒意亞書六    9~10的經文,目的針對「百姓的

心遲鈍」提出一個神學性的解釋,他認為猶太人民的心硬

,正應驗了先知的話;換句話說,這原是       天主的計畫,

使一切的理解及悔改成為不可能的事。

與眼、耳被蒙蔽的猶太人對立的,是耶穌的門徒團體。

耶穌稱讚門徒們的眼和耳有福;因為,他們看見並聽見「

先知和義人」所期望的,也就是耶穌所實現的救援。

初期基督徒肯定,門徒們不僅瞭解、而且相信了這一切。

 

【撒種比喻的解釋】

既然,比喻的功用在於借助共同的日常生活經驗,來說明

較深奧的事理;因此,比喻本來是不需要解釋的。

所以,學者們大多主張,18~23節中比喻的解釋,應該是

初期教會對撒種的比喻更進一步的應用。

在這個解釋中,重點不再是「話語」(種子);它寓意式

地指出「撒種者」代表初期教會中的宣講者。

「種子的命運」,則被具體地用來描述聽眾對天國的話語

有著不同的接受態度。

整個解釋充滿了警告及教導性的用語,「結果實」的意義

,不再指天國的圓滿實現,是指基督徒的忠實信仰和良好

倫理生活。

這一切,反映了初期教會的福傳宣講情況;在這個時期,

天國即將來臨、緊迫的「末世思想」已經淡化,隨之而來

的具體問題是該如何在現世中好好生活;因此,福傳重點

轉移為「倫理勸導」。

初期教會把撒種的比喻應用到福傳宣講上,教會的宣講者

成為比喻的講述者,其對象則是教會團體。

比喻成為一個勸諭性的宣講,積極肯定並激勵基督徒善度

信仰生活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摘自      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
    Guodegang

    郭德剛福傳中心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