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 天主的話語活在生命中
依五十五 10~11;羅八 18~23;瑪十三 1~23
本主日的禮儀向我們介紹撒種人的比喻,它教導我們兩件
事情: 天主話語的生命力以及需要有接受這種生命力的
良好心田。
在羅馬書中,保祿說,福音是 天主的德能,為使一切有
信仰的人獲得救恩。
或許,我們並不很信服存在於福音內的這種生命力。
耶穌將其比喻為種子,種子本身不很顯眼,似乎沒有什麼
能力;然而,它的生命力事實上是驚人的,不管遇到怎樣
的阻礙,都能夠長成一棵巨大的植物。
天主的話語也是如此,有改變世界的力量。
第一篇讀經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,它告訴我們
天主的話語總有它的效力。
先知沒有把 天主的話比做種子,是比做雨水;雨水和雪
花從天降下,灌溉土地,使土地肥沃、使種子發芽;如此
, 天主的話語如同雨水和雪花,也是非常有利的、有益
於健康的。
在福音中,耶穌將 天主的話語比做種子,祂是撒種人;
祂來,傳達我們 天主的話語,甚至,事實上,祂本人就
是這話語、就是 天主聖言。
但是,我們必需接納這種子,這是決定性要素。
天主的話語總會有結果;但是,也可能會是負面的。
若望福音中,耶穌向我們指出:『我所說的話將會在世界
末日審判那些拒絕接受它的人』。
誰不接受 天主聖言,必將被聖言所審判;那麼,就把在
天主聖言中蘊藏的生命力與沒有接納聖言而導致的貧瘠對
比起來,必有一個審判正是基於 天主的恩賜被拒絕了。
在比喻中,耶穌描述了四種接受或者不接受 天主聖言的
不同情況 :
第一種是,種子落在路上、硬地上,這種子會留在地表,
不能滲入土壤,飛鳥來到,就把種子吃掉。
同樣的, 天主的話語如果是落在一顆冷硬的心裏,也不
會滲入到生命中。
耶穌說:『有人聽了關於天國的話,但是,不理解』。
這種人不接受 天主聖言,對他來說,只不過是進入耳朵
的聲音,不會到達心裏。
那麼,惡魔到來,偷掉種下的種子是很簡單的;這種情況
下,聖言不會有成果。
接著是一對相反的例子,一個太困難、另一個太簡單 :
第一例是浮淺的接納,開始時,人高興地接納
天主的聖言,知道那是非常重要的;但是,僅僅是浮淺的
,對於他的生活沒有什麼影響。
耶穌將這種人比做種子落在貧瘠的土地上,缺少土壤,種
子很快發芽;但是,因為紮根不深,當太陽出來時,就被
曬乾了,因為沒有根。
相似的情況,那些浮淺又不夠執著的人,一旦,遭受磨難
、或者迫害,也就頂不住,便失足了。
與這種情況相反的是太簡單;也就是說,當聖言撒在一個
一切都輕易的情況中,沒有迫害或磨難,卻有許多引誘、
許多舒適的享樂;那時, 天主的話語會被窒息,就如同
種子落在荊棘裏。
對於那些希望接納聖言,又捨不得犧牲許多好像有意思,
卻沒有真正價值的享樂的人, 天主的話語也不可能結出
任何果實。
最後是,種子落在好地裏, 天主的話語被認真地接納、
仔細反省、默想、去理解、活出聖言的要求與許諾;如此
,人會越來越好地接納 天主的聖言。
這時,就會如同耶穌說的,結三十倍、六十倍、一百倍的
果實;這有賴於每一個人自己的能力。
今天的福音要求我們反省自己的良知:我們真的接納了
天主的話語嗎?
星期天,在彌撒慶典中,我們聽新、舊約的聖言,而後,
道理促使我們反省,以瞭解並更好地接納聖言;可是,我
們跟福音裏耶穌所舉的那一類人相似呢?
或許,我們在彌撒中分心走意了,那麼,聖言落在地上,
得不到接納,是因為土地太硬?
或者,我們如同那些欣賞 天主的話語、樂意聆聽講道的
人,卻結不出果實來,是因為喜愛的太浮淺?
如果, 天主的話語不能在我們的心中和腦子裏深深紮根
,一旦,遇到困難,我們就會按照我們的本性行事,將
天主的話語忘得一乾二淨。
只有那些將 天主的話語珍藏在心裏的人,當有了困難、
或需要以愛來揹起十字架時, 天主的話語才會成為許許
多多的恩寵,賜予光明、力量、平安和喜樂。
今天,最常見的似乎是第三種,也就是種子撒在荊棘中的
人。
事實上,比喻中的荊棘,是指那些不刺人、卻誘人的事物
;耶穌說明它們便是世俗的操心、財富的欺騙。
今天,有太多的趣事、太多的消遣和享樂、太多的利益、
安逸和財富呈現在我們面前,誰若任由如此普遍化的供應
所攫取,就不能好好地接納 天主的話語,這話語就會被
追求財富、享樂、權勢的本性衝動所窒息。
反之,如果,我們希望過一個真正的基督徒生活,真的對
得起 天主、對得起我們自己;那麼,我們就需要將
天主的話語珍藏在心底深處,執著地將其活在生命中。
米蘭總主教馬爾蒂尼樞機非常重視閱讀聖經,強調它對於
基督徒的生活非常重要而且必需。
閱讀聖經,會幫助我們更好地接納 天主聖言;我們如果
先閱讀聖經,再仔細默想,那麼, 天主的話語就會紮根
在我們心中、結出果實。
這果實會是慷慨的生活、美麗的生活、真正幸福的生活,
充滿喜樂和平安。
第二篇讀經告訴我們,基督徒的生活並不排除呻吟、困難
;保祿想讓我們明白,世界處在一個緊張的狀況中,因為
它十分不完美,有如置身在一個奴役、敗壞的狀態之下;
而且,我們也生活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內;但是,由於
天主聖言的生命力,它一點點的在逐漸被改善。
因此,這一段讀經也鼓勵我們更加留心 天主的話語,以
便有能力成功地面對我們一生的困難和世界的虛幻。
作者:阿爾貝.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