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 天主的話的不同接受
(常年期第十五主日)
本主日、常年期第十五主日的彌撒福音有長短兩式,短式
福音取自瑪竇福音第十三章,從第一節讀到第九節為止;
長式福音則繼續讀到第二十三節。
短式福音的內容是耶穌講的「撒種的比喻」;長式福音的
內容,除這比喻之外,又加上耶穌向祂的門徒解釋這比喻
的意義。
現代聖經學家,一般認為,短式福音中的比喻固然是耶穌
講的;長式福音中加上去的比喻解釋,是聖瑪竇宗徒考察
了同時代的教會情況、做出的神學反省,他把自己的心得
藉著耶穌的口氣表達了出來。
嚴格而論,雖然,這不能說是耶穌親口說的話,但是,對
我們卻也很有好處;它不但幫助我們瞭解初期教會的實際
情況,也加深我們對這時代的教會的認識。
由於長式彌撒福音篇幅很長,我們只恭讀短式的那部份:
那一天,耶穌從家裏出來,坐在海邊,有許多群眾集合到
祂跟前,祂只得上船、坐下;群眾都站在岸上。
耶穌用比喻向他們講論了許多道理;祂說:「看!有位撒
種的人出去撒種;他撒種時,有的種子落在路旁,飛鳥來
把它吃了。
有的種子落在蓋有淺土的石頭地裏,由於土層不深,隨即
發了芽;但是,太陽一出來,因為沒有根,就曬枯了。
有的種子落在荊棘中,荊棘長起來,便把它們窒息了。
有的種子落在良田裏,結了果實;有一百倍的、有六十倍
的、也有三十倍的;有耳聽的,聽吧!」(瑪十三1~9)
我們剛才聽到的比喻中,有三個構成因素:撒種的人、撒
出去的種子以及種子落在不同的土壤裏面。
為了把握這比喻所要傳達的資訊,「撒種的人」的因素並
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「撒出去的種子」;這種子雖然不是
每一粒都發生了它們的效能,但是,發生了效能的,有的
結一百倍的果實、有的結六十倍、有的結三十倍,遠遠補
償了別的種子的不成功。
所以,耶穌所講的撒種的比喻的原來旨意,是在說明
天主的話有不可抵禦的功能,或者說,是在說明
天主救世計畫的必然成功。
這也是本主日彌撒中讀經一所強調的道理。
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,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五十五章
第十到十一節,這是以色列人被放逐之後,先知依撒意亞
對他們說的話。
那時,以色列國家已經被滅亡,社會經濟蕭條,連他們的
宗教也似乎沒有了生氣;為了安慰他們和振作他們的低落
情緒,依撒意亞先知向他們講了下面的「
天主的話有不可抵禦的功能」的比喻。
今天讀經一這樣說: 上主說:「雨和雪從天降下,不再
返回原處,要灌溉土地,使五穀萌芽生長,使播種者得到
種子,使覓食者得到食糧。
同樣,出自我口的話,也不是空口白話,它必要完成我的
旨意、執行我所指定的任務」(依五十五10~11)。
到這裏為止,我們解釋了本主日彌撒福音的短式,其內容
只包括耶穌講的撒種的比喻。
我們說過,這比喻有三個構成因素,撒種的人的因素並不
重要,重要的是撒出去的種子;因此,耶穌所講的比喻的
旨趣,主要是在說明 天主的話有不可抵禦的功能。
這的確是本主日彌撒禮儀的主題;因為,讀經一也強調這
道理。
但是,我們沒有講到耶穌比喻中的第三個因素:土壤。
耶穌分別四種不同的土壤,那就是:路旁的土壤、石頭地
裏的土壤、荊棘下面的土壤以及好地裏的土壤;只有落在
好地裏的種子產生了效果,落在其他三種土壤上的種子都
沒有產生效果。
本主日彌撒的長式福音,也包括聖瑪竇宗徒對耶穌所講的
比喻的註解,他強調耶穌比喻中的第三個因素,把耶穌所
分別的四種土壤用來比做接受 天主的話的人的不同心理
準備。
據瑪竇解釋, 天主的話不能在人心中產生效果的原因,
是因為人的不瞭解、沒有恆心、或受世俗焦慮和財富迷惑
的干擾。
聖瑪竇宗徒這樣的解釋,原來是針對他同時代教會的實際
情況而言;對我們這時代的教會似乎也很相宜。
我們特別把這點提出來,請主內的兄弟、姊妹們注意!
基督,我們讚美你;亞孟。
作者:阿德里安.諾桑 聖本篤會神父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