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十二月七日,比利時       天主教《第三》周刊刊登了

教宗方濟各的長篇訪談,內容涉及慈悲禧年、教會

的眾議精神、傳媒工作者的責任及給司鐸的建議。

教宗表明,慈悲禧年,不是我靈光乍現的想法,是

始於真福保祿六世教宗;保祿六世已先邁出步伐,

重新探索       天主的慈悲;之後,聖若望保祿二世也

很強調這一點,他做了三件大事:頒佈《富於仁慈

的       天主》通諭、冊封傅天娜修女為聖人以及立定

耶穌復活節後第八天為       天主慈悲慶日」。

關於慈悲禧年的開啟,教宗方濟各吐露,在與聖座

促進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總主教的談話中,

他萌生了這個心願;教宗說:「慈悲禧年,並非人

的構想,是來自高天;我相信是       上主親自啟發了

慈悲禧年,而且一切顯然進展得很順利。

此外,這次禧年,不僅在羅馬,也在全世界每個教

區內慶祝,人們得以踴躍參與」。

許多人回應了與       天主和好的召叫,再次與主相遇

,體驗到       天父的撫慰。

天主的慈悲可謂是「價廉物美」;教宗解釋道,「

天主的慈悲『價廉』,因為,它不用花任何錢,我

不必購買赦免;它純粹是一份禮物、純粹是一份

恩典。

天主的慈悲『物美』;因為,它是最珍貴的禮物」。

關於教會的眾議精神,教宗指出,「教會由團體而

生、由基層而生、由洗禮而生,圍繞著一位主教;

主教召集教會,給予力量,他是宗徒們的繼承人;

這就是教會。

然而,全世界有許多主教、有許多地方教會、也有

伯多祿;因此,教會或是金字塔形的教會,對伯多

祿言聽計從;或是具備眾議精神的教會,在那裏,

伯多祿依然是伯多祿,他必定陪伴教會、讓教會成

長、聆聽教會,甚至會學習現況,協調各地教會,

並加以分辨」。

教宗以最近兩屆以家庭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為例,

闡述眾議精神之美,教會擁有各種的色澤、充滿多

元的富饒。

「這是差異中的合一、這是眾議精神,它並非由上

而下,卻聆聽各地教會,予以協調和分辨。

世界主教會議後,勸諭《愛的喜樂》便是在這背景

下問世;那是兩屆世界主教會議的成果,整個教會

在會議中盡心竭力,教宗也盡了自己的本分」。

拉丁文中有句話說:『教會始終與伯多祿同在,並

接受伯多祿的領導』。

教宗解釋道:「伯多祿是教會合一的保證人,他是

保證人,這即為其涵義。

再者,教會必需秉持眾議精神前行;東正教和

天主教東方教會保存了這項傳統,這是他們的財富

」。

面對傳播媒體,教宗語重心長地表示,「傳媒負有

非常重大的責任」,它們能夠形成正面和負面的輿

論,也能締造巨大的福祉」。

「傳媒是社會的建設者,它們使人思考、教育群眾

」,傳媒本身具有「建設性」;但是,由於我們都

是罪人,傳媒也會變得有害。

教宗列舉傳媒的三大誘惑,分別是   : 不實譭謗、揭

人瘡疤和扭曲報導;他指出,有些人會利用傳媒來

譭謗他人、潑人髒水;這在政治界尤其嚴重。

不實譭謗,是以謊言傷害他人;揭人瘡疤,是揭發

他人以前的過失;或許,這個人已經為他的那個過

失付出代價、坐監服刑、付清罰款等等,我們沒有

揭人瘡疤的權利,這是個罪過,會造成傷害。

至於扭曲報導,教宗告誡傳媒工作者,這會造成很

大的傷害,而且,可能是傳播媒體所能造成的最大

傷害;因為,傳媒誘導輿論的走向,忽略事實的另

一面。

教宗鼓勵傳媒要「清晰透明」,切莫做個逐臭之夫

,總是追求報導醜聞和壞事。

最後,在訪談中,教宗勉勵司鐸們要始終孝愛童貞

聖母瑪利亞,別覺得自己是位孤兒。

司鐸們要接受耶穌的帶領,「在弟兄姊妹身上尋找

耶穌受苦的骨肉」;一切的根源即在於此。

司鐸們應內心溫良,不以溫柔為恥;事實上,今日

,需要一場溫柔的革命;因為,這世界罹患了心臟

硬化症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