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圖: 四月二十日,周三公開接見活動中,教宗方濟各

問候信友。

 

四月二十日上午,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周三公開接見活動

;教宗方濟各在要理講授中繼續探討耶穌在福音中有關慈

悲的教導,強調基督徒絕不可與罪妥協,對罪人卻要慈悲

為懷。

教宗以法利塞人西滿邀請耶穌到家中做客為例,講解

天主的慈悲與寬恕。

有一天,西滿邀請耶穌同他吃飯;席間,他忽然看到一位

名聲不好的罪婦進來,跪在耶穌的腳前,用眼淚滴濕了祂

的腳,又用自己的頭髮擦乾。

這位法利塞人對耶穌任由罪婦所為的態度起了反感,不理

解師傅怎麽能讓【社會上的一種癩病】來污染自己。

教宗解釋說:這位法利塞人的態度是某種理解宗教的典型

方式,認為    天主與罪勢不兩立。

然而,    天主聖言教導我們要將罪與罪人區分開來:與罪

不可妥協;但是,罪人則不同,我們都是罪人!我們如同

病人那樣需要得到治療。

為醫治病人,醫生應接近他們,給他們診斷、觸摸他們;

為得到痊癒,病人當然應該承認自己需要醫生!

教宗指出,比起法利塞人,耶穌是自由的;因為,祂接近

天主、慈悲之    父。

甚至,【耶穌與罪婦建立起關係】,為她解除遭受法利塞

人及同鄉隔離的處境。

我們大家都是罪人;可是,我們經常陷入虛偽的誘惑,以

為自己比別人好。

【請看看你的罪!】我們人人都該看看自己的罪、自己的

跌倒、自己的過錯;同時,也要注視主耶穌。

這就是救恩的路線:在【我、罪人】與主之間建立起關係

;倘若,我自以為是義人,這救恩的關係就無從建立。

接著,教宗說,耶穌用另一個故事來回答法利塞人的傲慢

與不安。

一位債主有兩位債戶,一位欠五百德納,另一位欠五十;

因為,他們都無力償還,債主就開恩,赦免了他們二人(

路七41 ~ 42)。

最後,耶穌問法利塞人:他們中誰愛的更多呢?

教宗解釋說:罪婦教導我們,在信德、愛及感恩之間存在

一種聯繫。她的許多罪得了赦免;因此,她愛得多。

相反地,那少得赦免的,是愛得少。

就連西滿也不得不承認,那多得恩赦的,愛得更多。

天主把眾人都納入了同一個慈悲奧秘之中,    天主總是先

愛了我們,我們眾人在這愛的奧秘中學會去愛。

在熱心事奉法律的法利塞人與無名的罪婦之間,教宗邀請

眾基督徒效法後者的態度,向    天主祈求豐沛的慈悲恩寵

,我們要讓基督在我們身上傾注祂的愛。

門徒從這愛汲取力量、並將之做為立足點;每一個人都能

把這愛做為養料和食糧。如此,我們又把感謝   

天主的愛傾注在我們的兄弟、姐妹身上,在我們的住所、

家庭及社會中向眾人傳播上主的慈悲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