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十九日、主日,主持天皇后喜樂經活動時,教宗
方濟各提到載有數百名移民的船隻在利比亞附近海域
沉沒的悲慘事件;他說:我對這一悲慘事件深感悲痛
,保證在祈禱中紀念這些失蹤者和他們的家人。
教宗並呼籲國際社會及時果斷地採取行動,避免類似
的悲慘事件再次發生。
這些遇難者是像我們一樣的人、是我們的弟兄,他們
尋找美好的生活。他們是挨餓者、遭迫害者、受傷者
、被剝削者和戰爭受害者,他們尋找較美好的生活、
尋求幸福。
教宗也邀請信眾為遇難者和他們的家人祈禱。
教宗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講解宗徒們看到
復活的基督的經驗,他們不能不為他們的非凡經驗做
見證。教宗說,即使在今天,所有基督徒都受召成為
看見、記得、講述的見證人。
見證人,是一位用客觀眼光看見了的人,他看到了一
個事實,他不是用冷漠的眼睛觀看;他看見這事,並
且也置身於其中。
為此,他記得,不只是因為他能以精確的方式將所發
生的事重新呈現於人;而且,還因為那些事實向他說
了話,他也接收到話中的深刻含義。
於是,見證人講述所發生的事,他不是以冷淡、漠不
關心的語氣來講述,是以一位親身經歷其事的人來講
述;而且,從那天起,他改變了生活。
見證人,是一位改變了生活的人。
教宗表示:基督徒的見證內涵,不是理論、意識形態
或教規和禁令的複雜體系、或者道德主義;它是一個
救恩訊息、一個實際的事件,更好説,是一個人、是
復活了的基督;祂是活生生的、是眾人的唯一救主。
教宗接著說,所有基督徒都蒙召成為復活基督的見證
人。
見證人的生活越是符合福音精神,越是喜悅、勇敢、
溫柔、善良和仁慈的,他的見證就越可信。
反之,一位基督徒被舒適、虛榮和自私所屈服,面對
眾多弟兄提出的有關復活的問題時卻成了聾子和瞎子
,他如何能宣揚活生生的基督呢?
他如何能傳播活生生的耶穌的釋放力量和祂的無限溫
柔呢?
教宗說:願我們的母親瑪利亞幫助我們;儘管我們有
限度,卻因著信德的恩寵,使我們能成為復活主的見
證人,把喜悅與和平的復活恩典帶給我們遇到的人。
誦念天皇后喜樂經後,教宗問候在場的信眾時,提到
當天在都靈舉行的聖殮布公開展示;他也提到,他將
於六月二十一日去都靈朝聖,瞻仰聖殮布。
教宗說:我冀望這敬禮行動能幫助我們在耶穌基督內
找到 天主的慈悲面容;在弟兄們的面容上,尤其是
那些最痛苦的人的面容上認出 天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