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十九日,教宗方济各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耶穌復活
前夕守夜礼;他勉勵说:你们不要害怕!返回加里肋亞
,去与復活的耶稣相遇!
教宗特别鼓勵信眾勇敢地返回【信仰的源頭】,讓
天主的仁慈擁抱自己。
彌撒以祝圣新火和準備復活蠟燭開始;教宗手持蠟燭、
進入漆黑的圣殿;大殿内的信友们也懷着期待的心情,
等待着基督带来的光亮、等待着光明驅散黑暗。
遊行中,一位執事三次高唱:【基督的光!】信友们也
三次答:【感谢 天主!】
燃燒的燭光讓人感受到復活基督所带来的新生命。
彌撒中,教宗为十位候洗者施行了聖洗和坚振聖事,并
为他们送了第一次聖体。
其中,意大利人有五位,白俄羅斯人、塞内加爾人、黎
巴嫩人、法國人和越南人各一位。
以下是教宗方济各的彌撒講道全文:
福音記述,耶稣基督的復活是这样開始的:
安息日隔天,天快亮时,婦女们向坟墓走去;她们来到
坟墓那裏,向 上主的遗体表達敬意。
可是,坟墓被打開了,裏面是空的。
一位强有力的天使对婦女们说:『你们不要害怕!』
(瑪二十八 5)并且命她们把这個消息告诉門徒们:
『祂已经由死者中復活了;看!祂在你们以先、往加里
肋亞去』( 7 節)。
婦女们趕快奔跑;路途中,耶稣迎上她们说:『不要害
怕!你们去、報告我的兄弟们,叫他们往加里肋亞去,
他们要在那裏看见我』(10節)。
【你们不要害怕】、【不要畏懼】;这聲音鼓勵我们打
開心門、去接纳这宣報。
師傅去世後,門徒们四散,他们的信德破碎了;一切似
乎都完了,信念破滅、希望落空。
可是,现在,婦女们宣告的消息雖然难以置信,却如同
黑暗中的一线光芒。
消息傳開:耶稣復活了,如同祂所预言的……。
往加里肋亞的叮嘱也傳開了;婦女们两次聽到这话,先
是從天使那裏,然後,耶稣親自告诉她们:『叫他们往
加里肋亞去,他们要在那裏看见我』。
『你们往加里肋亞去,不要畏懼!』
加里肋亞,是耶稣首次召叫門徒的地方,一切都從那裏
開始!
回到那裏,就是回到初次蒙召叫的地方。
耶稣沿湖岸行走时,渔夫们正在整理渔網;耶稣召唤他
们,他们便舍下一切、跟随了祂(参阅瑪四18-22)。
返回加里肋亞,意味着重讀一切,從十字架和凯旋開始
;别害怕,不要畏懼。
重讀一切,即:耶稣的宣講、行奇迹、新团体的建立、
門徒们的热情与背棄,甚至出賣。從结局出發重讀一切
,这结局是新起点,始於爱的最高举动。
我们每個人也有一個与耶稣同行的源頭【加里肋亞】;
【往加里肋亞去】,是件美妙的事,为我们而言,就是
重新發现我们领受的聖洗有如活水的泉源,從我们信仰
及信仰经验的根基汲取新活力。
返回加里肋亞,首先意味着回到那裏,回到
天主的恩寵觸動我開始行走的那炙熱點。從那束火花,
我能够为今天、为每一天点燃火焰,为我们的弟兄姐妹
们带去光和热。從那束火花燃起谦卑的喜樂,一种不冒
犯痛苦和绝望的喜樂,一种友善和温良的喜樂。
领洗後,在基督徒的生命中也有一個【加里肋亞】,一
個更有實質性的【加里肋亞】:与耶稣基督相遇的個人
经验,基督召叫我跟随祂、并参与祂的使命。
在这層意義上,回到加里肋亞,意味着,在心中守護这
召叫的活躍記憶:那时,耶稣经过我走的路,仁慈地注
视我,要我跟随祂;回到加里肋亞,意味着,重拾祂与
我目光相觸、令我感到祂爱我的那一刻的記憶。
今天、今夜,我们每個人可以自问:我的加里肋亞是怎
样的?这是思索回憶,回顾过去。
我的加里肋亞在那?我記得它吗?我把它忘了?
只要找,就会找到!
上主在那裏等待我们。
我到處行走;这些路讓我忘记了加里肋亞?
上主,求祢帮助我;告诉我,那裏是我的加里肋亞。
祢知道,我願意回到那裏、好与祢相遇,讓祢的仁慈擁
抱我。
你们不要害怕、不要畏懼;你们往加里肋亞去!
基督復活的福音很清楚:需要回到那裏,好看见復活的
耶稣,做祂復活的见证人。
这不是走回頭路、不是懷舊;这是回到最初的爱,为领
受耶稣在世界点燃的火,并将这火傳给眾人,直到地極。
返回加里肋亞,别害怕。
外方人的加里肋亞啊(瑪四15;依八23),你是復活
基督的视野、是教会的视野;是相遇的强烈渴望……
讓我们起身行走吧!
彌撒结束时,教宗向在场的眾多信友致以耶穌復活節祝
贺,他说:親爱的弟兄、姐妹,祝你们大家有一個聖善
的復活節,为復活的耶稣歡樂。
你们應向前進,不要害怕;懷着回到最初加里肋亞的渴
望,与耶稣相遇。
耶穌復活節快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