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二十五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講道中,
教宗方濟各表示:真正的信仰是,注意到我們身邊的
窮人;因為,耶穌正在那裏敲我們的心門。
當天的福音記載富翁與拉匝祿的比喻,這位富翁身穿
紫紅袍及細麻衣,天天奢華地宴樂,根本沒有注意到
家門前有一位滿身瘡痍,名叫拉匝祿的乞丐。
教宗邀請我們捫心自問:『我是一名走謊言之路的
基督徒,只說空話呢?還是一名走生命之路的基督徒
,也就是做事的基督徒?』
這富翁知曉誡命,每個安息日肯定進會堂、每年一次
上聖殿;他擁有某種程度的宗教情愫。
然而,他是一位封閉的人,封閉在自己的小小世界,
一個宴樂、服裝、虛榮和朋友的世界之中。
他是一位封閉的人,封閉在虛榮的泡沫裏。
他沒有能力看向遠方,只能看到自己的世界;這個人
沒有注意到他封閉的世界之外所發生的事,比如,他
不去想到很多人的需求、或者病人需要陪伴,他只想
到自己、他的財富、他的好生活;他只過自己的好生
活。
教宗表明,這是表面的宗教情愫,不認識任何邊緣地
區,只懂自我封閉,就連自己的家門外也不認識。
他走的是【謊言之路】;因為,他只相信他自己、他
的事物,卻不信賴 天主。
他是一位不會留下遺產、不會留下生命的人;因為,
他只封閉在自己的世界中。
接著,教宗說:奇怪的是,這位富人失去了名字,福
音沒說他叫什麽名字,只說他是一位富人。
當你的名字只是一個形容詞時,那是因為你丟失了名
字,失去了做為人的本質,失去了力量。
這是一位富人、這是一位有權勢的人,這個人可以做
到一切;這是位野心家神父、主教…。
多少次,我們用形容詞來稱呼一個人,卻不是用他的
名字;因為,他們沒有做為人的本質。
但是,我要自問:『 天主父沒有憐憫過這個人嗎?
沒有敲過他的心門、感動他嗎?』
有的; 天主敲了門,就在門外,就在拉匝祿那個人
身上。
拉匝祿有名字,拉匝祿和他的需求、他的困苦、他的
疾病,就是在敲那人心門的 上主,為使那人敞開心
門、讓慈悲得以進入。
可是,他沒有看到,只是一味地封閉自己;對他來說
,門外什麽也沒有。
最後,教宗提醒說,在四旬期,我們要自問,自己正
在那條路上行走?
這對我們非常有益。
我走在生命之路、還是謊言之路?
在我心中,究竟還有多少封閉?
我的喜樂在那裡?在做事之中、還是在空言之中呢?
是在走出自我與他人相遇、幫助他們的善舉之中嗎?
讓我們祈求 上主賜予我們恩寵,使我們常能看見在
我們門前敲我們心門的拉匝祿,以慷慨和慈悲的態度
走出自我,讓 天主的慈悲能進入我們的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