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悔改的呼籲

 

【福音:路十三 1 ~ 9】

 

 

正在那時,來了幾個人,把有關加里肋亞人的事,

 

即比拉多把他們的血與他們的祭品攙和在一起的事

 

,報告給耶穌。

 

祂回答說:「你們以為這些加里肋亞人比其他所有

 

的加里肋亞人更有罪,才遭此禍害嗎?

 

不是的;我告訴你們:如果,你們不悔改,你們都

 

要同樣喪亡。

 

或如史羅亞塔倒下,壓死的那十八個人,你們以為

 

,他們比耶路撒冷的其他一切居民罪債更大嗎?

 

不是的;我告訴你們:如果,你們不悔改,你們都

 

要同樣喪亡」。

 

祂講了這個比喻說:「有一個人曾將一棵無花果樹

 

栽在自己的葡萄園內;他來,在樹上找果子,但是

 

,沒有找到,便對園丁說:你看,三年來,我在這

 

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,卻沒有找到,你砍掉它罷;

 

為什麼讓它荒廢土地?

 

園丁回答說  : 主人,再容它這一年罷!待我在它周

 

圍掘土、加上糞;將來,若結果子就算了;不然的

 

話,你就把它砍了」。

 

經文脈絡】

 

基本上,三部對觀福音都具有相同的結構:耶穌在加里

 

肋亞開始其公開生活,然後,漸漸往南移動到耶路撒冷

 

,最後,在聖城結束整個現世的生命。

 

路加福音在結構上最大的特色在於,作者以很大的篇幅

 

報導耶穌由加里肋亞走向耶路撒冷的旅程,使之形成一

 

個相當遙遠、耗時的旅程,一般被稱為「旅程報導」(

 

九51 ~ 十九27)。

 

在旅程中,耶穌給予門徒們以及一切所遇見的人不同的

 

教導;這個主日的福音就是選自其中一段和四旬期精神

 

相當配合的教導,主題是「悔改的必要性」(路十三  1

 

  ~ 9), 經文以不同的方式三度要求人們悔改。

 

一個時空錯置的事件】

 

耶穌在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中,有人來告訴祂一個新聞

 

事件;在回應這個事件時,祂非常嚴肅且慎重地向人們

 

提出悔改的警告。

 

人們來,向祂報告的新聞是一個悲慘的事件:一些加里

 

肋亞人到聖殿去舉行祭獻時,被比拉多殺害,以致於「

 

他們的血與他們的祭品摻和在一起」(1)。

 

福音所描寫的比拉多這個殘暴的行動,在耶穌生活的時

 

候並沒有真正的發生;但是,在主曆三十五年的確發生

 

過一個與這個報導類似的事件。

 

大概是福音作者蒐集到這個事件的傳統資料中,卻沒有

 

仔細注意到事件發生的時間,將其編輯在這段經文中。

 

無論如何,這個資訊具體地反映了耶穌生活的時代社會

 

狀況;同時,路加真正的目的在於引出耶穌的教導。

 

【人人都必需悔改】

 

根據猶太傳統的信念,所有痛苦和悲慘的遭遇必定是罪

 

惡的後果;在這個傳統信念的背景下,使人相當困惑,

 

為什麼這群虔誠的猶太人卻被殘暴地殺害。

 

他們是否有罪?

 

或者,到底犯了什麼罪?

 

面對這個事件,耶穌拒絕判定任何人有罪;祂指出這個

 

事件所具有的嚴肅警告意義:「每一個人都有罪,因此

 

,都必需悔改,才能夠避免遭受相同的處罰」。

 

耶穌這個嚴厲的警告,大概影射耶路撒冷聖殿毀滅的事

 

實(參閱:路二一24)。

 

【一切事件都是為教導活人】

 

耶穌為了更加強調祂的觀點,立刻又舉出史羅亞塔倒塌

 

的不幸事件加以說明。

 

史羅亞塔,大概指的是位於史羅亞水池旁的守望塔,這

 

個高塔倒下、壓死十八個人;當時的耶路撒冷居民也認

 

為,他們是犯了重罪才遭到天譴。

 

耶穌不討論此事件和亡者之間的因果關係,祂卻指出它

 

對於活人的意義:這個不幸的事件是個警告,提醒大家

 

必需悔改;否則,也將同樣喪亡。

 

無花果樹的比喻】

 

接著,耶穌講了一個無花果樹的比喻;舊約中,常常以

 

無花果樹比喻以色列子民(參閱:歐九10;米七  1;耶

 

八13);在這個背景之下,可以瞭解,這棵不結果實的

 

無花果樹所象徵的不結果實的以色列子民(參閱:三  8

 

 ~ 9)。

 

這個比喻給予聽眾一個非常急迫的警告,眼前的時間是

 

恩寵最後的期限,他們必需立刻結出悔改的果實(三  8

 

  ~ 9)。

 

教會時代的詮釋】

 

耶穌時代的聽眾並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解釋,便能在當下

 

瞭解耶穌所講的比喻;因為,他們和耶穌有共同的傳統

 

和生活經驗。

 

但是,對耶穌復活後的教會時代而言,隨著時間的推進

 

,生活的脈絡和耶穌的時代差距越來越大;原本,比喻

 

當生活化的意義日益模糊,人們因此開始嘗試給耶穌

 

的比喻加上詮釋。

 

這個無花果樹的比喻便成為耶穌代人們轉求的實例;直

 

到目前,人們並沒有結出    天主所要求的果實,原本應

 

該得到懲罰;比喻中的園丁象徵耶穌,祂來,宣講天國

 

的福音,要求人們悔改,祂的整個生命象徵

 

天主繼續容忍的時間;如今,耶穌完成了祂的工程,也

 

就是每個人都必需做出抉擇的時刻了。

 

綜合反省】

 

今天的福音內容是耶穌關於悔改的宣講,這是路加福音

 

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(參閱:十13,十一32,十五  7,

 

十六30,十四47);路加在此連續以兩個具體事件和一

 

個簡短比喻密集地表達同一主題,更凸顯了悔改的重要

 

性。

 

「痛苦,是    天主的懲罰」,這是直到今日還相當流行

 

的一個觀念;然而,耶穌的話卻對這種看法提出嚴肅而

 

且清晰的批判,祂並不認為不幸的遭遇都是來自於人們

 

自己的罪過。

 

面對    天主的救援喜訊,耶穌教導人們應該意識到自己

 

的罪過,並且具體地悔改,轉向    天主。

 

福音經文提到的兩個悲慘故事、或其他類似的不幸事件

 

,相當清楚地表達出人類生命的共同體驗:每一個人都

 

捲入在罪惡的事實當中,都需要切實地悔改。

 

現在,是恩寵的時刻,也就是    天主仁愛的時間;對人

 

而言,就是反省與悔改的時刻,我們絕對不可因為審判

 

遲延未至,就毫不思慮生命的意義。

 

今天,和福音時代一樣,人們在生命中遭遇各種事件,

 

這些事件都提醒我們,收穫的時期必將來到,我們必需

 

在    天主前獻上生命結出的果實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摘自    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悔改的呼籲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