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救援之三:救贖(路十三 1~9)
丙年 四旬期 第三主日
張春申神父 著
今天的路加福音可分為兩段,也清楚表達出兩端重要的信仰真理,那便是人的
悔改,與 天主仁慈、憐憫之愛。
這正符合四旬期的禮儀精神,一方面是要我們認識
天主的愛;另一方面是關於痛悔及生活的革新。
天主仁慈的愛,如同若望一書裡說:「 天主是愛,
天主對我們的愛,在這事上已顯示出來,就是 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,打發到
世界上來,好使我們藉着祂得到生命」。
這正是我們相信耶穌基督是人類救主的原由。
關於耶穌救援的工程,新約應用了許多不同的名詞加以說明;今天,在教會要
求我們不斷紀念基督苦難的四旬期中是一個很好的機會,解釋一下那些名詞的
真正意義。
新約中,有關救援用得最多的一個名詞便是救贖;墮落的人類處在有罪、貪生
怕死以及無能遵守 天主誡命的墮落、不自由的景況中;他們好似囚居監獄中
的奴隸。
基督的死亡宣告 天父對於人類罪過的赦免,祂的復活克勝了死亡;在救援完
成後,遣發的聖神又在內心推動著人,使人能遵守愛的誡命。
這樣,人類便從墮落及不自由的景況中,被基督救贖出來,好像奴隸一般得到
自由;因此,基督是救贖者。
教會中對於耶穌的救援,有一種稱之為賠償的觀點;在這種說法中,人類有罪
,欠了 天主很多,自己無能償還。耶穌基督的救援,以祂的服從和愛救贖人
類,看來好像在替人償還罪債。
這種說法,當然,表達了基督為我們而死的愛;但是,千萬不要誤認為
天父是一位嚴厲的追討者。
其實,救恩的來源是 天主,祂無條件地寬免人類的罪債。
耶穌以祂的死亡,向人肯定了所宣講的天國來臨是真實的;肯定了
天父對人類仁慈、憐憫的愛是真實的;人再也不是
天父的欠債者,而是祂的子女。
聖經也說,耶穌在十字架上奉獻贖罪祭,替人類平息了 天父的義怒。
的確,耶穌在死亡時,如同無罪的羔羊,為了宣講真理而成為犧牲。
然而,這並不是說, 天父對於人類有罪而懷有的義怒,已在耶穌身上發洩而
平息了;這是多麼不正確的看法!
天父是人類慈愛的父親;耶穌做為犧牲,真是表達了
天父對人類的關愛;祂遣發耶穌來,宣講天國的喜訊,因此,捨身致命。
耶穌做為犧牲,一方面是因著對 天父的愛;另一方面是向人肯定
天父是愛人的 天主,不是發怒的 天主。
關於基督救援的名詞,新約中還有不少;以上幾個名詞經過解釋之後,使我們
再次肯定 天父仁慈的愛,祂是救恩計畫的根源;基督則是奉命來實現救援工
程。
今天福音中葡萄園的比喻,整體來說,啟示我們的便是,
天主對人類的容忍與憐憫。
對應於 天父在基督救援中流露出來的慈愛,今天的福音同時要求悔改。
所謂悔改,正確的意義便是,人在經驗 天主的仁慈之後,立刻革新自己的生
活。實在,是 天主先愛了我們,我們才能悔改;保祿宗徒說:「當我們還在
軟弱的時候,基督在指定的時期,為不虔誠的人死了。為義人死,是罕有的事
,為善人或許有敢死的;但是,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,基督就為我們死了,
這證明了 天主怎樣愛了我們」。
因此,在四旬期內,紀念基督苦難的我們,當要悔改,具體革新我們的生活。
反省與行動:
我是否曾體認到 天父無條件寬恕的慈愛?
促使我悔改的真正動力是什麼?
在這四旬期當中,我如何更好地紀念基督的苦難?
禱文:
請為新教宗的選舉祈禱
教宗本篤十六世辭職後,新教宗的選舉即將展開;祈求仁慈的
天父,恩賜參與選舉的樞機們在聖神的引導下,推選出能睿智地領導教會回應
當前世界各種挑戰的新教宗。
請為候洗者祈禱
救主耶穌是湧流到永生的生命泉源;祈求仁慈的 天父恩賜候洗者,透過懇禱
禮,加深對救恩的渴望,並認清自己的軟弱和罪過,真心悔改,革新生活,好
能藉入門聖事暢飲永生的活泉。
請為核四的存廢祈禱
核四是否停建,將影響人民的生活;祈求仁慈的 天父恩賜政府及全體百姓,
對核四的存廢能周密考量,明智判斷,使經濟安定繁榮,生態常保如新。
請為世界和平祈禱
北韓任意試爆核彈,引發亞洲核武競賽,嚴重破壞世界和平;祈求仁慈的
天父恩賜北韓及亞洲各國領導人都能以大局為重,停止發展核武及軍備競賽,
共同締造和平,使人民安居樂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