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斷結果實
出三 1 ~ 8a,13 ~ 15;格前十 1 ~ 6,10 ~ 12;路十三1 ~ 9
默想:
西方有句諺語說:「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」;其實,
好的開始是不夠的,還需要人不斷的努力,才能夠成功。
以色列人曾經有一個好的開始, 天主特別眷顧他們;但
是,好的開始不夠,因為犯罪的緣故,第一代的以色列人
全部死在曠野,到達福地的都是第二代的人。
所以,聖保祿就叫人小心,不要以為自己站得穩;如果,
不小心,就會跌倒。
在福音裡,耶穌亦提出同樣的警告。
聆聽和接納福音,的確是一個好的開始;如果,人未能夠
結果實,同樣會喪亡。
耶穌用了兩件時事和一個比喻來帶出這個訊息 :
第一件時事就是,比拉多初做巴勒斯坦總督時,曾經侮辱
加里肋亞人,殺了他們後,將他們的血倒在他們的祭品裏
面,做為初上任的下馬威。
對於這件不幸的事,人會追問它的緣因是否因為加里肋亞
人犯了罪。
耶穌並沒有以這件慘事是這些人的罪惡做成;人如果不悔
改,招致靈魂的喪亡,這才是慘事。
除了人為的禍患外,耶穌也用天災帶出這個訊息。
當時,史羅亞塔倒塌,壓死了十八個人,成為轟動一時的
大新聞;猶太人自問:是否這十八個人都犯了罪,才會有
這樣的懲罰呢?
耶穌就用這件時事強調這些人的死不是因為他們的罪過;
祇有不悔改,帶來靈魂的喪亡才是慘事。
耶穌再用無花果樹的比喻,警惕祂的聽眾。
在那個地方,無花果樹是很珍貴的,能夠將無花果樹種在
葡萄園裡,的確是一個好的開始。
假如,缺乏果實,也同樣會被砍下。
無花果樹三年都不結果實,明顯指耶穌公開傳道已三年,
但是,人仍沒有結果實的跡象;慈悲的園丁耶穌代這棵樹
向園主 天父求情,再給果樹一次機會。
這是路加時常要帶出的訊息, 天主常是慈悲的,不願人
喪亡。
耶穌巧妙地挑戰祂的聽眾,要他們回答結果實的問題。
訊息是充滿希望,耶穌主要不是恐嚇;因為,無花果樹在
那時是很珍貴的樹,不會隨便將它砍下,除非這棵樹已經
明顯地死亡。
基本上,我們都是接受了基督信仰的人,已有了一個好的
開始;但是,不要忘記聖保祿的說話,以色列人是我們的
鏡子,他們亦曾領受過 天主很多的恩寵,最後,也不能
進入福地。
在信仰的路途上,特別是我們身體或心靈上面對著痛苦的
時候,我們會產生迷惘,會質問為什麼如此。
門徒在路上不斷地聽到耶穌預言自己會受難,難免困惑地
自省為什麼會這樣。
猶太人傳統中有一個想法認為,幸福就是 天主的賞報;
苦難是 天主的懲罰。
耶穌在這裡還沒有下結論,因為,圓滿的答案是在將來的
十字架上。
耶穌要帶出的是,世上的痛苦,不一定是罪惡的懲罰;世
上的幸福,亦不一定是義人的賞報;最重要的是,人領受
了 天主的恩寵後,有沒有好好的結果實。
這需要我們在生活上不斷地做反省。
我們周圍時常發生一些不愉快的天災、人禍,怎樣去面對
,常是信仰的挑戰。
通常,我們的祈禱,包括彌撒裡面的信友禱文,大部份都
是求福、免禍,這是每人的自然傾向。
但是,面對災禍或幸福,祇有信仰有深度的人才能都同樣
地相信 天主。
人人都樂意接受幸福,祇有信仰上的強者才能從
天主手上接受災禍;因為,他知道,世上的災禍與幸福都
是暫時的、是次要的,結相稱恩寵的果實才是重要的。
世上的災禍或幸福都不是進天國的條件,結恩寵的果實才
是。
在四旬期裡,讓我們為自己屬靈的生命做檢查,檢驗自己
屬靈的健康。聖保祿曾在致迦拉達人書裡說,聖神的果實
,應該是仁愛、喜樂、平安、忍耐、良善、溫和、忠信、
節制等等,這些都是一些指標,查看自己屬靈生命的健康
天主既已在我們身上給了一個好的開始,讓我們不要白佔
土地,不要讓生活上的災難創傷得抬不起頭,也不讓生活
上的幸福陶醉得原地不動, 天主的恩寵要求結果實的。
作者 吳智勳神父
反省與實踐:
近幾年來,在世界各地不斷地有各樣大小的災難發生。
今日的福音啟示我們,世上的痛苦不一定是罪惡的懲罰,
只有不悔改,帶來靈魂的喪亡才是慘事;我們應該確實地
反省自己的信仰生活:
我如何從自身的信仰經驗中看待災禍及幸福?
領受 天主的恩寵與結出聖神的果實,兩者之間有什麼關
聯呢?
天主的恩寵是要求結果實的;蒙恩的罪人在 天主的花園
裡,比珍貴的無花果樹更為寶貴。
那麼,在這個四旬期內,我期望定下那些指標,使自己不
但檢驗自身的屬靈健康,也願意結出更多聖神的果實?
信友禱文:
請為生活在戰爭衝突中的兒童祈禱
世界上有二十五萬名男女兒童被徵募當兵,失去了童年、
遭遇各種暴力傷害;懇求 天主憐憫這些無辜的兒童,使
更多的國家及相關組織願意長期援助這些被家庭及社會拒
絕的兒童,共同抵禦這項違反人性的罪惡。
請為準備在復活夜領洗、今天接受懇禱禮的候洗者祈禱
求主助佑他們更深地認識耶穌基督,並且全心渴求永生的
活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