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聖容之道
馬爾谷福音九 2~10
薛恩博樞機著 丁穎達教授譯
默想:
在今天,即使登上高山之巔,也難尋寧靜的氛圍;下自山
谷、上至高空,飛機航道的噪音總是不絕於耳;寧靜,已
經變成一份稀有、珍貴的物品。
耶穌經常尋找寧靜,獨自抽身到山上去祈禱;今天福音所
敘述的亦是祂上山祈禱。
祂一般很少帶人一同前往;這次,是例外。
在十二位宗徒當中,只有三位與耶穌特別親近的宗徒 : 伯
多祿、雅各伯和若望倆兄弟得以陪祂登上寂靜的高山。
後來,在革責瑪尼園的橄欖樹林裏,當耶穌煩惱、憂悶得
要死、即將被捕的那一夜,這三位宗徒也陪祂度過另一段
寂靜的時刻;只不過他們支撐不住,全都昏昏睡去。
他們在寂靜高山上的經歷獨樹一幟、絕無僅有──耶穌在
他們的眼前變了容貌。光明籠罩了萬物、或者更確切地說
,白光從耶穌的衣服上、面容上流瀉而出。
宗徒們絞盡腦汁,試圖找到可以相類比的東西;那光如此
潔白,「世上沒有一位漂布的能漂得那樣白」。
除了光的照耀之外,還有別的;宗徒們看到,在耶穌旁邊
站著舊約當中兩位重要的人物──梅瑟和厄里亞;他們又
聽到天上來的聲音,證明耶穌就是 天主子。
這種經驗想必極其驚人、極其喜樂,以致於他們恨不得留
住一切;可惜,他們留住的,僅是畢生難忘的那一刻。
我們不禁要問兩個問題:
我們怎樣才能在腦海裏勾劃出這空前絕後的一幕呢?
其次,我們為甚麼選在四旬期第二主日讀這段福音呢?
如果,要得到一些起碼的概念,我們不妨回想曾經遇到洋
溢著喜悅的人的時刻,他們【用幸福和喜樂照耀我們】;
他們在痛苦、晚年、甚至死亡中,向我們「顯現
天主的容貌」。
福音的這一幕叫做「耶穌顯聖容」。
有些人真的能夠好似由內而外地照耀別人;我就曾經遇到
過這樣一位照耀別人的奇人,她名叫弗朗切絲卡.雅格史
達特,她經受過莫大的痛苦,她的丈夫弗朗茲因堅持信仰
,拒絕為希特勒打仗效力,結果於一九四三年八月九日在
柏林被希特勒的支持者斬首。
她曾親口說過,【她的生活就像無止境的受難日】;然而
,堅穩的信仰沒有讓她變得怨天尤人,任何遇見她的人,
都能感受到三位宗徒在耶穌顯聖容山上所經驗的。
那也順便解釋了為甚麼我們特別在四旬期裏唸這段福音;
這四十天悔罪的關鍵,在於更接近 天主。
經上說:「 天主是光!」
任何人在心中、在生活裏,藉著信仰接近 天主,就會變
得更加光耀照人,更神似 天主的愛子耶穌。
要達成這目標的道路當然會很陡峭,是十字架的苦路;不
過,在路的盡頭就是復活節、是光彩奪目的喜樂。
譯註:
一九○七年,弗朗茲.雅格史達特出生於奧地利邊境小鎮
聖辣德根特的一個虔誠農夫家庭;希特勒併吞奧地利後,
他為了堅持基督信仰,拒絕加入納粹軍隊,因而被捕;行
刑前,他在獄中給妻子寫了多封信仰見證。
二○○七年十月廿六日,他被榮列真福品;九十四歲的弗
朗切絲卡在林茨主教座堂全程參與了先夫被列品的彌撒。
反省與實踐:
1. 上一周的福音描述,耶穌在曠野中三退魔誘;本周福音
則是耶穌在山上顯聖容,象徵祂復活的光榮。
我們是否也和耶穌一樣,努力克勝生活中的種種誘惑,
以期來日能享受永恆的復活榮光?
2. 天父幾次說:「這是我的愛子,你們要聽從祂!」
我們真的在生活中努力分辨基督的聲音,並且,聽從祂
、跟隨祂嗎?
3. 復活的光榮,是捨己為人的果實;我們是否也常捨己為
人,行走在光中?
信友禱文:
請為候洗者祈禱
許多願意在今年復活夜領洗、跟隨基督的弟兄、姊妹,在
四旬期第一主日,經過甄選禮,成為候洗者。
在四旬期這洗禮前最後的靈性準備階段,祈求
上主恩賜他們充滿勇敢與熱情,排除各種羈絆,一心追尋
永恆與天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