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住回家的路…
人活於世,總要走出家門,去做事;回家,便是回歸自我,傾聽內心。
與別人一起遊山、玩水,是旅遊;獨自面對大海或群山時,才能與自己的
心靈和神靈溝通。
交往,是一種能力;獨處,也是一種能力,而且,是一種更主要的能力。
不善交際,固然是一種遺憾;不能獨處,也未必不是一種嚴重的缺陷。
獨處時,人面對的是世界的整體、是時間性的;交往時,人面對的是部份
、是過程的片斷、是空間性的。
只能和別人說話,不能與自己對話的人,是生命的一種缺失。
太熱鬧的生活,始終是一個危險;最後,剩下的只是熱鬧,沒有了生活。
只有勞作,沒有閒暇 ,人會喪失靈性,忘掉人生的根本。
我佩服那些一呼百應的演說家;但是,我更欣賞那些耐得了寂寞、心存清
明寧靜、關切所有的普通人。
一個人不自信、不愛自己,甚至,討厭自己,常常會感到無聊,希望在瑣
碎的勞作中忘掉自我。
自我,就是我們身上的神性,不喪失自我,就等於與 上帝同在了!
真正成為自己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1) 你有自己的真興趣、真事業,並能在其中享受愉快和充實嗎?
2) 你有自己的原則和信念,並能不隨波逐流嗎?
如果,一個人總按別人的意志生活,沒有自己的考量;總為外部的事情忙
碌,沒有自己的內心生活;說他/她不是他/她,有什麼冤枉嗎?
世事無常,使不少先哲退隱自守,清靜無為,亦不足取。
我喜歡朝氣蓬勃地投入事業;如醉如痴地投入感情;痛快淋漓地享受生命
;雖然渺小,也活出自己!雖然生命短暂,也要放出一縷光彩。
尋求心靈的寧靜,首先要有一個心靈。
記住回家的路,首先要有一個家。
自愛者,才能愛人;富裕者,才能饋贈。
給人以光明者,必定自己陽光;給人以歡樂者,必須自己歡樂。
心静,强求不來,它是一種修成的境界,是價值觀引導的结果。
太静,恐生抑鬱;太鬧,多致煩躁。
在兩個靈魂同樣充實、豐滿的人之間才會碰撞出持久的情感火花。
記住回家的路!
朋友,請記住回家的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