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時不晚
路加福音 十三 1 ~ 9
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譯
默想:
耶路撒冷發生了一樁駭人聽聞的事,震驚的程度絕不亞於
我們今天可能從新聞上看到的,諸如巴勒斯坦的恐怖份子
在一輛以色列公車上引爆身上的炸彈。
來自耶穌家鄉加里肋亞的朝聖客正在聖殿裏奉獻祭品──
大概是逾越節羔羊;羅馬士兵衝了進來。
根據猶太律法,羅馬人不能踏進聖殿。
然而,在逾越節慶時,耶路撒冷的氣氛總是特別緊張;因
為,會有成千上萬的朝聖者湧入聖城,羅馬執政當局最擔
心聚眾滋事、或是對羅馬政府設施的恐怖攻擊。
羅馬總督般雀比拉多算不上戰場英雄;但是,眾所周知,
他在血腥鎮壓上毫不手軟。
他根本不理會猶太人的宗教情懷,妄加斷論一批加里肋亞
朝聖者形跡可疑,便派兵衝進聖殿,立地斬首,「把他們
的血與他們的祭品攙和在一起」。
其他朝聖者被嚇得目瞪口呆,又怒火中燒,而且滿腹疑問
;顯然,他們沒有膽量去詰難羅馬人。
他們當時所想的問題和如今的一樣:「這麼令人髮指的事
, 天主怎麼會允許發生?」
不同的是,當時的人不會怪罪 天主;他們認為,遇害者
必定有罪,那些加里肋亞人一定做錯了甚麼事才招致殺身
之禍;因為, 天主允許這種懲罰發生在他們身上。
他們犯的究竟是甚麼罪呢?
耶穌看待這事的態度迥然不同;那些遇害的加里肋亞人當
然是罪人,但是,因為災難沒有臨頭,你們真的就會覺得
自己不是罪人嗎?
不要再自欺欺人了!
為了讓群眾聽得更明白,耶穌提起當時另一樁「頭條新聞
」──在建造引水渠的挖掘過程中,史羅亞池旁的瞭望塔
因地基被掏空倒塌,十八個人被活活壓死。
這種事故如果發生在今天,人們的第一反應必定是向耶路
撒冷的城市規劃與建設監管部門以及營建商興師問罪,失
職人員絕對會遭到懲處。
然而,在當時,群眾腦海裏思索的是另一個問題:「被活
埋的那些人做錯了甚麼,使得 天主允許滅頂之災發生在
他們身上?」
當時,耶穌徹底扭轉了人們看待災禍的態度,即使,那些
災難發生在今天,祂依然會維持初衷。
我們聽到災難時,不要急著打聽責任何在,然後窮追猛打
;也不要問 天主為甚麼允許這般可怕的事發生。
你首先應該反躬自問,你也可能在遇害者當中;如果是的
話,你會不會已經準備好面見 天主?
如果,猝死後,緊接著是審判,你生命帳戶裏的盈虧狀況
如何呢?
每當這些可怕的消息傳入耳中,你應當反省,反省
天主對你的耐心;祂對待你,就像園丁對待一直不結果子
的無花果樹一樣,給你最後一次機會。
悔改吧;現在,還來得及!
反省與行動:
為我,災難的意義是什麼?
我能從中得到生命的成長嗎?
我是否時時按照福音精神生活,準備好隨時可以面見
天主?
如果,我的生活還有許多缺失,我願意不斷改過嗎?
禱文:
請為候洗者祈禱
候洗者正在做洗禮前最後的準備;祈求 上主幫助他們體
認到耶穌是真正的生命活泉,喝了,就再也不渴;而且,
能常將自己浸潤在這生命之泉中。
請為所有的政府官員祈禱
政府官員身負領導、建設、服務國家的責任,祈求
上主降福每一位政府官員有智慧、能力和熱忱,能制訂有
利國計民生的政策,並勇於負責,不畏艱難,徹底執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