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音絕不是神話故事
路加福音 三 1~6
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譯
默想:
童話故事一般都會這樣開始:「從前,有位國王」
;或者,「很久、很久以前,有一位貧窮的漁夫和
妻子住在那裏」。
童話故事通常都不會確切交代時間與地點,只是說
故事曾在某時、某地發生;因為,時間與地點沒有
甚麼重要性。
故事的內容都是些放諸四海皆準的典型人間實例、
共通經驗;童話故事只是在講一個故事,不是記載
歷史。
今天的福音則不同,它講的是歷史,不是故事;它
指向世界歷史上一個確切的時刻,不是籠統的「很
久以前」。
提庇留皇帝執政第十五年,是公元廿七至廿八年;
當時,殘忍的般雀比拉多在猶太做羅馬帝國的總督
;大黑落德王兩位殘暴、荒淫無度的兒子受皇帝委
任、做當地的分封侯。
另外,從耶穌的被審訊中,我們還得知當年兩位大
司祭的名字。
當時的情勢並不樂觀、太平,到處有病痛、貧困、
苦難,生活的重擔把人民壓迫到苟延殘喘的地步。
事實上,為大部份人來說,那是一段悽慘的時光;
所以,就在那時候,公元廿八至廿九年間,
天主干預了這段充滿病痛與苦難的歷史。
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?
「天主的話傳給了若翰」; 天主的干預是透過對
人的召叫。每當人們領悟到祂的召叫時,
天主就能在他們身上成就驚天動地的偉業;譬如 :
亞西西的聖方濟(卒於一二二六年)、加爾各答的
德蕾莎修女(卒於一九九七年),他們聽到了
天主的召叫,並且遵從了祂的旨意。
我常問自己:那些人是怎樣聽見 天主召叫的呢?
他們怎麼知道自己所聽到的,不是腦子裡憑空想像
出來、自欺欺人的聲音呢?
天主不會打電話給我們;那麼,我們怎樣從四週的
喧囂聲中分辨出祂的聲音呢?
天主在荒野中召叫了若翰;如果,要 天主對我發
言的話,我必需聽見祂;為了能夠聽見祂,我必需
身處安靜中;那就是為甚麼若翰住到荒野中。
那裡萬籟俱寂,心緒容易平靜下來;然後,就能慢
慢聽見 天主。
在現代社會裡,「安靜」,成了稀世珍品;那就是
為甚麼我覺得,讓聖堂的大門永遠敞開著,有無比
的重要性。
任何人如果想在熙熙攘攘的忙碌生活中尋求片刻寧
靜的話,理當在 天主的家裡找到,並能沉浸在祈
禱的氛圍裡。
許多人在聖堂裡發現 天主對他們的心靈發言,他
們能夠進入內心的分辨;他們在事情的決定上找到
安慰和助力。
如果,平安因此進入我們的內心,我們就能確認,
那聲音必定來自 天主。
天主在曠野裡對若翰說了些甚麼呢?
最主要的是,懷抱希望的鼓勵。
若翰要為 上主預備道路:彎曲的途徑要修直、有
障礙的要剷成坦途。
天主要重新拓展空間,使人們能找到祂。
我們把若翰稱為「前驅」,他的故事絕不是神話;
因著他所預備的道路, 天主真的來到人間,成為
在白冷出生的小嬰孩和全人類的救贖者。
這是真實的歷史,它從聖誕節開始。
反省與行動:
當年, 天主召叫洗者若翰;今天, 上主也同樣
會召叫我們來完成祂的使命。
每天在生活中,我保有足夠的安靜時光,來聆聽
上主的聲音嗎?
天主願意人悔改,好得罪之赦;在將臨期,這讓我
們再次剷平丘陵、修直 上主道路的時期,我是否
真的常常安靜自省,看見並修正自己的錯誤呢?
將臨期,是懷抱希望的等待時期;我真看見救恩的
希望,並邀請還不認識救主的朋友一起等待生命之
光的降生嗎?
禱文:
請為教會祈禱
將臨期,是為準備迎接基督降生,再度悔改、淨化
的時期;祈求仁慈的 上主降福我們,能在繁忙的
生活中保留安靜的時刻,聆聽 上主的話語,據此
修正自己的過失。
請為所有受苦的人祈禱
許多人正因戰爭、天災、病痛、經濟、家暴、課業
、情感等各種問題受苦;祈求仁慈的 上主降福每
一位受苦的朋友都能在痛苦中懷抱希望,等待並努
力走出困境,迎向光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