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父創造人類 (路三 1~6)
張春申神父 著
默想:
將臨期使基督信徒燃起了對 天主將在末日完成創造及
救援之希望,同時,在禮儀中紀念人類過去在歷史中的
期待。
今天,福音記述的便是以色列民族在若翰宣講時展現出
來的對默西亞來臨的期待。
耶穌基督已在人間,但是,尚未露面宣告天國的喜訊;
因此,若翰迫切地準備著。
不過,以色列民族並不自外於人類歷史;所以,我們必
需先講論人類對創造與救援完成應有的期待。
聖經在一開始便以通俗的方式敘述天地萬物是
天主所創造的;但是,關注的焦點顯然是人類,於是,
創世紀以特殊的筆法描寫 天主造人。
當然,這只是一種古代流行的描繪方式,卻也足夠呈顯
天主與人類的特殊關係:只有人類是 天主照祂自己的
肖像造的。
後代基督宗教應用比較抽象的話表達同一的信理說,人
的靈魂是 天主直接創造的;基本上,這肯定
天主與人類與眾不同的特殊關係。
人是萬物的中心,是直接由 天主創造的;換句話說,
天主的創造能力以特殊方式實現於人類歷史中。
不過,在 天主創造人類的歷史中,聖經同時肯定了痛
苦與罪惡的普遍現象;它援用通俗的「失樂園」故事,
一方面承認人類犯了罪,陷入痛苦的生命;另一方面,
堅決相信 天主絕不放棄人類、祂鍾愛的受造物,並相
信祂滿懷仁慈與愛,必定施行救援。
教會今天仍宣講的原罪信理,基本上,是肯定人類有罪
的事實以及 天主的救援。
創造與救援,是基督信徒在與 天主的特殊關係中體驗
到的真理;聖經同時敘述兩者,有時,也混為一談。
譬如創世紀第一章中, 天主的創造工程便是克勝混沌
、撲滅黑暗;可見,創造是救援性的,它自空虛黑暗中
產生了宇宙萬物。
另一方面,在有罪人類的歷史中, 天主的救援只是生
生不息的創造能力之新幅度而已;為此,新約將救援的
高峰、即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認為是新的創造,「誰
若在基督內,他就是新的受造物」。
創造,是 天主一步一步地支持及推動,使宇宙與人類
邁向生命的成長與圓滿,同時,也一步一步地實現
天主的救恩。
救援,是 天主的創造能力;消極方面引導天地、人物
超脫痛苦與罪惡;積極方面在於復興,使一切恢復完整
;因此,基督宗教相信,全能的 天主聖父以祂神秘的
方式,從起初便臨在於宇宙與人類歷史中,不斷地進行
創造與救援,且促使人類期待圓滿的新天新地。
由於舊約是以色列民族、猶太宗教的信仰經典,所以,
記錄了這個民族對 天主創造與救援的經驗與期待。
其實, 天主不只臨在於以色列民族中,祂也是萬民的
造物主與救世主,祂的創造能力與救援工程相仿地普及
人類。
我們中華教友自然相信 天主自古便與中華民族同在,
促使我們祖先期待創造與救援的美好將來;譬如,禮運
大同篇說: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……是謂大同」。
所謂大同世界,未嘗不是中華民族以某種方式表達的、
對於生命及救恩在末日將達到圓滿的期待。
其實,幾乎每個民族都在無形之中追求生命的豐富、幸
福的滿溢;這同樣也是對 天主創造與救援的期待。
以色列民族由於啟示,對於創造與救援有清楚的希望,
這便是聖經中的默西亞主義。
今天,福音紀念的若翰在曠野裡的呼聲,是期待默西亞
的高峰;不過,這也應當叫我們紀念 天主臨在萬民中
,支持並推動他們期待創造與救援的完成;這是全人類
的將臨期。
反省與行動:
在將臨期,我打算以怎樣的方式迎接耶穌的到來?
在具體生活中,我有那些坑洞得填平?有那些彎路需要
修直?
天主支持並推動宇宙、人類邁向圓滿的境地;在祂神妙
的計畫中,我能參與些什麼?
禱文:
請為 天主子民祈禱
洗者若翰在曠野裡宣講,邀請百姓以相稱的準備來迎接
默西亞。祈求仁慈的 上主,恩賜我們常能修正自己的
生活,填平生命中的崎嶇不平,好能跟隨 上主的指引
,走進預許的美滿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