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者若翰、耶穌的前驅
【福音:谷一1-8】
1 天主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, 2 正如先知依撒意亞書
上記載的:「看,我派遣我的使者在祢面前、預備祢的道
路; 3 曠野中有呼號者的聲音:你們當預備
上主的道路、修直祂的途徑」。
4 洗者若翰便在曠野裏出現,宣講悔改的洗禮,為得罪之
赦。 5 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群眾都出來、到他那裏,承
認自己的罪過,在約但河裏,受他的洗。
6 若翰穿的是駱駝毛的衣服、腰間束的是皮帶、吃的是蝗
蟲與野蜜。
7 他宣告說:「那比我更有力量的,要在我以後來,我連
俯身解祂的鞋帶也不配。
8 我以水洗你們;祂卻要以聖神洗你們」。
馬爾谷福音的「序言」
在將臨期第二主日,教會邀請信友一起聆聽馬爾谷福音的
「序言」(谷一1 ~ 8)。這段經文中,顯出馬爾谷高明的
文學技巧,在短短幾節文字的開始、中間和結尾,他以各
種方式密集地提出「耶穌基督」,使人清楚看出耶穌基督
是整部福音的主題,全書的內容都環繞著這個主題發展。
馬爾谷開宗明義地以「 天主子耶穌基督的福音」來標示
自己的作品,顯示出他自己對書中內容的理解。
接著,引用舊約先知書的話,以隱含的方式同時引出「
上主」(耶穌)和祂的「使者」(前驅)。
最後,報導洗者若翰公開出現以及宣講,讓若翰預言一位
「更強者」將要來到,並且指出這一位超越一切;因為,
祂將「以聖神施洗」。
「福音」
在新約作品中,「福音」,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。
在馬爾谷之前,保祿就已使用了「福音」一詞,來稱呼那
託付給他的「好消息」;這個好消息就是,
天主在祂獨生子的生活、死亡和復活中對一切人所施展的
救援行動(羅一1 ~ 4),是使一切相信的人得救的「
天主的德能」(羅一16)。
馬爾谷是歷史中第一位把耶穌的工作、宣講、生活編寫成
一部完整的作品、並把它稱為「福音(書)」的人。
他把耶穌的宣講和行動表達成「福音」的內容,綜合了兩
個幅度:耶穌基督自己的宣講以及初期教會關於耶穌基督
言行的宣講。
書的標題「 天主子耶穌基督的福音」,用「 天主子」
和「基督」(默西亞)這兩個同位語說出耶穌的真實身分
。這兩個頭銜貫穿全書,出現在關鍵地方,成為全書的主
軸,是了解馬爾谷福音的關鍵線索。
救恩史
福音的一開始,首先引用了一段先知書的經文,使人明白
「 天主救援的福音」並非直到若翰洗者的宣講才開始,
是舊約先知代 天主發言時就已展開。
耶穌基督所開始以及完成的工程,其實是救恩歷史的高峰
,使 天主透過先知們對以色列民族(全人類)所行的釋
放性及教導性的救恩工程達到圓滿。
馬爾谷引用先知書中所提到的「使者」,當然就是指若翰
洗者;而且,他的功能就是做「 天主子」的前驅,透過
宣講為 天主子準備道路。
在傳統猶太信仰以及基督信仰中, 天主子來到的時刻,
就是末世開始之時,在耶穌基督身上,先知書的經文所含
有的救援奧義得以完全揭露。
事實上,馬爾谷合併引用了兩段不同先知書的話【拉三 1
;依四十 3】,目的在於顯示他所報導的耶穌事件,來自
於最深的救恩歷史根源。
舊約中,所有先知的話,都是他在福音中所要報導的事件
的「預像」;因此,在耶穌身上所實現的整個救恩事件,
都出自 天主的計畫。
洗者若翰
在耶穌的時代,人們就已稱呼若翰為「(施)洗者」,他
主要的工作地點,在靠近死海北端的約但河低窪地帶,和
依撒意亞先知書中所提到的曠野相當符合。
福音經文強調,若翰宣講悔改、為得罪赦的洗禮;所以,
若翰所施行的洗禮是一個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記號,表達
可以促成罪赦的悔改。
若翰有關悔改的宣講,預設了當時的人民知道自己在
天主前所犯的罪過。
「悔改」的意義便是轉向 天主;祂時時願意赦免罪人。
若翰的宣講效果十分顯著;馬爾谷甚至將其誇大成一個盛
大的「悔改運動」:「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群眾都出來
、到他那裏承認自己的罪過,在約但河裏,受他的洗」
(谷一 5)。
若翰與厄里亞
福音作者描寫若翰穿的是駱駝毛的衣服、腰間束的是皮帶
、吃的是蝗蟲與野蜜(谷一6),並非僅為了顯示他是一
無所需的苦行者,更是表達若翰把自己視為先知的訴求;
因為,舊約中,著名的先知厄里亞也是身穿皮毛衣、腰束
皮帶的人(列下一 8)。
猶太傳統相信,在末世之前,厄里亞先知要先來重整一切
(谷九11 ~ 13);馬爾谷福音的作者認為,若翰的出現,
正象徵這個時辰的來到。
若翰帶來的訊息
在馬爾谷的詮釋中,若翰所施行的「水洗」,指向默西亞
施行的「聖神的洗禮」;後者將取代前者。
馬爾谷並未對「聖神的洗禮」的方式及內容多做發揮,
基督徒當然可以將復活後聖神降臨事件和這段經文聯想在
一起;教會也清楚地把若翰施洗的行動,視為是基督教會
聖洗聖事的預像。
若翰宣告,在他之後,將有一位「比他更有力量的」要來
到;他要求人民悔改,正是為這位要來到的
上主(谷一 3)預備道路。
雖然,若翰沒有說出這位更強者的名字,也沒有給祂冠上
任何頭銜,卻已清楚地表達出,這位即將來臨者的末世性
和默西亞性的意義。
當「更強者」來臨時,洗者若翰就完成了他在救援歷史中
的任務了。
若翰自己也期待這位世界的審判者的來臨,同時也盡力在
審判出現之前宣講悔改,使人得以脫免憤怒的審判(參閱
:瑪三 7 ~ 10;路三 7 ~ 9)。
【綜合反省】
馬爾谷福音的作者以若翰的故事展開有關耶穌的宣講和工
作的敘述;根據舊約的先知,若翰即是默西亞來臨之前的
使者,他的使命是向以色列人民宣講,促使他們悔改,以
準備迎接默西亞。
他受派遣,對 天主子民具有極大的重要性。
但是,卻以那「更強者」的到來為期限;這位【更強者】
是末世性的人子,將以聖神施洗、更新一切。
在整個救恩歷史的幅度之下,今日的基督徒應該可以非常
容易地體認出,若翰洗者的使命其實就是我們目前的使命
。 ( 摘自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