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基督 天主子是福音
主內的兄弟、姐妹:
耶穌基督是我們生活的目標和生命的方向、祂是我們信德
的憑藉、也是我們希望的物件;然而,一如耶穌當代的猶
太子民那樣,我們心裏偶爾也會產生疑問:耶穌怎能如此
偉大?祂到底是誰?
這個主日的福音,透過洗者若翰的曠野呼聲和做證,答覆
了我們心中的疑問和渴望,將我們引向耶穌、教我們認識
耶穌。
聖史馬爾谷開宗明義地說,他寫的是「耶穌基督
天主子的福音」(谷一 1)。
「福音」一詞擁有雙重的意義;一般上,福音指的是安慰
人心、使人心舒暢喜樂的好消息;與它相反的是讓人悲傷
、緊張、或焦慮的壞消息。
聖史馬爾谷書寫福音,是為了見證耶穌令眾人感到欣喜、
助人解脫種種的束縛;祂治癒病人、驅逐魔鬼、揀選門徒
、教導眾人認識 天父。
然而,為跟隨耶穌的門徒而言,「福音」,不只是一般的
好消息,更是耶穌這個好消息;耶穌自己就是福音。
這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和被埋葬的耶穌已從死者中復活了
;祂在現在活著,並且在末日還要光榮地降來。
耶穌這福音堅固了門徒們的信德;同時,催促他們向眾人
宣講耶穌福音,吸引眾人歸向耶穌。
耶穌是基督和 天主子;「基督」的意思是受敷者,就是
「默西亞」,全能 天主特選在世上完成 天主工程的那
一位,祂是人們期待的救主。
由於祂與 天主最親近和最密切,在聖經語言中,祂因此
被稱為「 天主子」,意思是,祂完全認識
天主,並衷心承行 天主的旨意。
一方面,祂要帶給眾人來自 天主安慰人心的好消息;另
一方面,關於祂自己就要來到的消息,更是叫人心靈舒暢
喜樂的好消息。
耶穌是基督和 天主子,這信念本身就是福音、絕妙的福
音。
那麼,如何可以明示耶穌真是基督和 天主子呢?
聖史馬爾谷讓洗者若翰親自為耶穌做證。
洗者若翰並非一般人物,人們在當時已公認他是一位偉大
的聖者,他們來到他在曠野居住的地方,向他徵求忠告、
尋求內心的平安。他們要求他給他們授洗,表示他們真誠
悔改,已準備好接受 天主的寬恕(谷一4 ~ 5)。
他們同時也公認若翰是位先知( 6 節;參閱:瑪廿一26)
然而,對聖史馬爾谷而言,洗者若翰的偉大,並不在於他
做了很多大事,卻是因為那派遣他的 天主很偉大。
他是 天主的使者,受 天主派遣「在祂面前、為祂預備
道路」( 2 節)。這句話其實綜合了兩句聖經的話:「看
!我在祢面前派遣我的使者、為在路上保護祢」(出廿三
20);「看!我要派遣我的使者、在我前面預備道路」
(拉三 1)。
聖史馬爾谷似乎擔心這還不足以證明若翰真正的身分,他
再援引《依撒意亞先知書》來強調若翰是「曠野中呼號者
的聲音」(谷一 3;引述依四十 3)。
毋庸置疑地,洗者若翰實在是一位偉大的聖者和先知;但
是,聖史馬爾谷向我們表明,若翰真正的偉大,實際上,
是在於他要給我們指出更偉大、更有力量的那一位(谷一
7),從而邀請我們聆聽若翰的呼聲,妥善準備自己,以
悔改和修直的心靈迎接那一位的到來。
若翰宣告說:「那比我更有力量的,要在我以後來;我連
俯身解祂的鞋帶也不配。
我以水洗你們;祂卻要以聖神洗你們」(谷三 7 ~ 8)。
我們現在都知道,若翰所指的那一位就是耶穌;可是,在
聖史馬爾谷的敘述中,聽眾當時還不知道。
因此,他們心裏產生疑問 : 要來的那一位到底是誰 ?
祂怎能比若翰更偉大得這麼多,若翰甚至連俯身解祂的鞋
帶也不配?還有誰能比若翰更偉大的呢?
「俯身解鞋帶」,其實並非只是尊敬的舉動而已,它也是
一個從前以色列法律上的風俗。
這風俗在《盧德傳》有所解釋:「從前,在以色列中間,
無論對於買賣或交易,為確定一事,有這樣的一個風俗,
就是 : 一方應脫下自己的鞋、交與另一方;這在以色列就
算為證據」(盧四 7)。
在《盧德傳》的這個事件中,納敖米的家族有一塊田,她
的寡婦兒媳盧德按照法律規定,只可以把那塊田賣給她的
至親。
那位至親應盡至親的義務買下那塊田,同時也應娶亡者之
妻,好給死者在嗣業上留名。
若那位至親不願盡義務,他就必需脫下自己的鞋、交給下
一位至親,藉以證明他放棄自己的權利。
盧德的那位至親不願盡他應盡的義務,遂脫下了自己的鞋
、交給波阿次(盧四 8)。於是,波阿次買了那塊田,並
娶了盧德為妻(詳閱:盧四 1 ~ 13)。
盧德是達味王的曾祖母(瑪一 5 ~ 6)。
在這聖經背景下,若翰說他不配解耶穌的鞋帶,並非一句
口惠而實不至的話;若翰確實在承認自己不配叫耶穌放棄
祂的權利。
那麼,耶穌的權利是什麼權利呢?
這權利無非就是帶給人們聖神的洗禮,讓 天主重新親近
他們。
若翰表明,他只有權利給人水洗,以喚醒眾人悔改;然而
,他無權也無能帶給人們來自上天的恩寵。
只有比他更有力量並在他以後要來的那一位,能授予人們
聖神的洗禮。
聽了若翰的宣告,人們的注意力因而從若翰轉向他所宣告
的那一位,並期待祂的到來。
聖史馬爾古還說,若翰是「曠野中呼號者的聲音」。
在原本的聖經背景下,依撒意亞先知所預言的曠野中呼號
者的聲音,是安慰人心的呼聲。
依撒意亞先知在曠野中呼喊:「你們的 天主說:『你們
安慰、安慰我的百姓罷!』你們應向耶路撒冷說寬心的話
,並向她宣告:她的苦役已滿期…」(依四十1 ~ 2)。
那時,依撒意亞先知是呼籲天上眾天使去安慰尚在巴比倫
充軍的以色列子民、勉勵他們不必害怕;因為,最艱苦的
時期已經過去了,現在,要向前看,嚮往經過曠野的行程
,回到屬於自己的家鄉。
而且, 上主要像他們出埃及時那樣與他們同行。
隨後,依撒意亞先知再呼籲說:「你們要在曠野中預備
上主的道路,在荒原中為我們的 天主修平一條大路!」
( 3 節)。
在曠野中發出呼聲的,原本是依撒意亞先知;可是,在
《馬爾谷福音》中,洗者若翰領受了這項使命,並且,也
勇敢地履行了這項使命。
聖史馬爾谷以此證明若翰是一位先知,而且是更安慰人心
的先知;因為, 上主這次要親自降來、與子民同行,走
向新耶路撒冷。
這要來的那一位,就是耶穌基督 天主子,祂確實無限地
超越洗者若翰。
若翰給我們宣告了要來的那一位、祂就是耶穌;若翰自己
也等待祂的到來,一聽見祂到來的聲音,就非常歡喜。
若翰看見了耶穌,因此,宣佈說:「我的喜樂已滿足了;
祂應該興盛,我卻應該衰微」(若三29 ~ 30)。
其實,不只若翰因看見耶穌的到來歡喜;聖祖亞巴郎也曾
歡欣喜樂地企望看到耶穌的日子,他看見了,就極其高興
(若八56)。
耶穌基督是真正的福音!在這將臨期間,讓我們祈求
天主賜予我們恩寵,使耶穌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生命中生活
的福音;阿們。~張德福神父~ 摘自 梵蒂岡廣播電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