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安慰人心的信德呼籲

 

 

 

圖為: 洗者若翰呼喊說: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   

 

天主的救援。

 

 

主內的兄弟、姊妹:

 

若翰在曠野中宣講悔改的洗禮,高聲呼喊說:「你們當

 

預備    上主的道路,修直祂的途徑!凡有血肉的都要看

 

見    天主的救援」(路三4 ~ 6)。

 

這呼聲原是依撒意亞先知於西元前五百五十年在巴比倫

 

大城的呼聲,安慰當時還在充軍中的以色列子民說,

 

天主馬上就要向普世萬民顯示祂的光榮,鼓勵他們欣然

 

準備迎接    天主光榮的到來:「你們安慰、安慰我的百

 

姓罷!你們要在曠野中預備    上主的道路、在荒原中為

 

我們的    天主修平一條大路!    上主的光榮要顯示出來

 

;凡有血肉的都會看見」(依四十 1 ~ 5)。

 

天主的光榮就是    天主對祂子民無條件的恩賜,為了向

 

普世萬民展示和證明    天主對他們的愛。這個愛的恩賜

 

必將轉變以色列子民的命運,使他們成為自由的人,可

 

以重新建築屬於自己的家園、可以再次展望未來。

 

若翰把「    天主的光榮」理解為「    天主的救援」,以

 

更明確的言詞將我們引向救主耶穌。

 

在禮儀年的丙年我們誦讀的是《路加福音》;在對觀

 

福音中,只有聖史路加同時稱呼    天主和耶穌為「救主

 

」(路一47,一69,二11),也只有他給我們講述了在

 

耶穌內的救援(路一71,十九  9),並且指明這是唯一

 

的救援:「除耶穌以外,無論憑誰,絕無救援;因為,

 

在天下人間,沒有賜下別的名字,使我們賴以得救的」

 

(宗四12)。

 

藉著若翰的父親匝加利亞的口,聖史路加在若翰出生時

 

就給我們預述了若翰一生的使命是向人宣講耶穌的救援

 

;他說:「至於你,小孩,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,因

 

你要走在    上主前面,為祂預備道路,為使祂的百姓認

 

識救恩,以獲得他們罪惡的寬宥」(路一76 ~ 77)。

 

舊約的先知,是    天主的代言人,其任務是向人傳達

 

天主的話。在新約這末期內,    天主已不再需要代言人

 

;因為,「祂藉著自己的兒子對我們說了話」(希一  2)

 

那麽,新約先知的使命又是什麽呢?

 

新約先知的使命是向人解釋    天主對我們說的話,使人

 

明白    天主的救恩。

 

洗者若翰就是一個顯明的例子,他教導我們認識

 

天主的救恩。

 

另一個不那麽顯明的例子是大司祭蓋法;身為大司祭,

 

他是    天主和子民之間的仲介,這一個大司祭的身分同

 

時也賦有向人講解    天主救恩的先知職責。

 

在耶穌復活了拉匝祿之後,蓋法就在那次決定性的公議

 

會中履行了先知的職責,解釋耶穌將要以什麽方式成為

 

萬民的救恩。

 

他對司祭長和法利塞人說:「你們什麽都不懂;也不想

 

想:叫一個人替百姓死,以免全民族滅亡,這為你們多

 

麽有利」(若十一49 ~ 50)。

 

聖史若望還加以說明,蓋法是在他連自己都不知情的狀

 

況下履行了新約的先知職責:「這話不是由他自己說出

 

的,只因他是那年的大司祭,才預言了耶穌將為民族而

 

死;不但為猶太民族,而且也是為使那四散的

 

天主的兒女都聚集歸一」(十一50 ~ 52)。

 

洗者若翰自從母胎中就被    天主召叫做新約的先知;他

 

不只在約但河給耶穌付洗時向我們展示了耶穌,並且,

 

一生都在做耶穌的前驅,以自己的生命給我們預示耶穌

 

將完成的一切救恩工程。

 

這救恩工程的高峰,就是耶穌的十字架和復活,那是「

 

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    天主救援」完滿實現的時刻。

 

若翰很正確地把「    天主的光榮」理解為「    天主的救

 

援」,並且告訴我們,    天主的光榮要在豐盛生活的人

 

身上全顯出來,使人得救。

 

人要怎樣才能豐盛地生活呢?

 

人要靠信德生活(羅一17)。

 

在復活拉匝祿的事蹟中,耶穌親自呼籲我們,要以信德

 

來回應    天主的救援。

 

耶穌對瑪爾大說的話,祂也對我們每一個人說:「我就

 

是復活、就是生命;信從我的,即使死了,仍要活著;

 

凡活著就信從我的人,必永遠不死;你信嗎?」(若十

 

一25 ~ 26)

 

瑪爾大充滿信德的回答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模範:「是的

 

,主我信禰是默西亞、    天主子,要來到世界上的那

 

一位」(若十一27)。

 

那麽,我們又如何才能獲得真正使人豐盛生活的信德呢?

 

「信德」如同「悔改」,有兩個面向:一是記憶、一是

 

捨棄。

 

首先是記憶;信德,在記憶中誕生。

 

一方面,信德在教會的信仰團體中傳承和延續;另一方

 

面,也在我們個人的歷史中展開。

 

若我們對這信德的記憶更為靈敏、更有意識,我們就必

 

會發現信德。

 

更明確地說,    天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、在我們

 

各自的歷史中賜給了我們很多的恩惠;我們的生命本身

 

其實就是    天主最大的恩惠。

 

然而,在我們庸碌的生活中,當我們對    天主的恩惠習

 

以為常後,我們卻再也感覺不到這些恩惠有何偉大了,

 

我們覺得它們都是最自然不過的東西。

 

因此,若要找到信德,我們必需在記憶中回顧

 

天主曾在我們生命中賜給我們的諸多恩惠,並且重新去

 

講述我們自身的歷史。

 

信德在記憶中誕生後,要求我們捨棄自己所熟悉的無信

 

德的習性,然後,在肯定中依靠信德生活。

 

理由很顯然,我們總不能在頸項拴上一塊大磨石往上游

 

;我們也無法總是穿著「居喪悲傷的衣裳」喜樂。

 

我們必需捨棄束縛我們的憂愁、恐懼,接受聖神的鼓勵

 

和慰藉,努力翻開自己生命的新一樂章,再奏新曲。

 

這種在信德生活上的記憶和捨棄,實際上就是「悔改」

 

,而且是令人煥然一新的悔改。它呼籲我們朝新的方向

 

看、朝    天主即將來臨的方向看,一如巴路克先知的呼

 

籲那樣:「請你脫去你居喪、悲傷的衣裳,永遠穿上

 

天主光榮的華服;披上    天主正義的披肩,在你頭上戴

 

上永生者光榮的冠冕,…在    天主的光榮下平安前行」

 

(讀經一:巴五  1 ~ 2,7)。

 

將臨期的悔改呼籲,實在是安慰人心的信德呼籲;因為

 

,耶穌馬上就要來到。

 

祂樂意從高天降來我們中間,親近我們,承擔我們的一

 

切軟弱。祂不是來非難我們,卻是來堅強我們,使我們

 

即使在軟弱中仍有能力依靠信德生活,甚至於「賴耶穌

 

基督滿結義德的果實,為光榮讚美    天主」(讀經二:

 

斐一11);阿們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張德福神父~    摘自    梵蒂岡廣播電台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安慰人心的信德呼籲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